1. 首页 > 星座时间 > 文章页面

江苏算命最准的高人(王君安的活动年表)

算命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江苏算命最准的高人这个问题,王君安的活动年表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王君安的活动年表重阳节的习俗萧雅的个人经历

1993年4月18日

越剧小生十二钗

农历癸酉年三月廿七日:“一代风流——尹桂芳”艺术系列活动举行

4月18日至4月20日,“一代风流——尹桂芳”艺术系列活动在她家乡浙江新昌举行3天,除进行艺术研讨外,还有大型演出。尹桂芳率领上海、浙江、福建的弟子尹小芳、尹瑞芳、茅威涛、赵志刚、张学芬、王君安、张丽君等演出尹派名剧。上海的中年演员张国华、朱祝芬,也参加表演尹派代表作《屈原》选场。

1994年4月18日

农历甲戌年二月廿八日:“东方弘韵——94越剧精英大会演”举行

由东方电视台和上海弘韵文化娱乐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东方弘韵——94越剧精英大会演”,在人民大舞台举行。主演者有:上海越剧院的钱惠丽、方亚芬、陈颖、赵志刚、史济华、章瑞虹、郑国凤、章海灵;虹口越剧团的韩婷婷;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茅威涛、董柯娣、陈辉玲、颜恝、方雪雯、江瑶;绍兴小百花越剧团的陈飞、吴凤花、吴素英;福建芳华越剧团的王君安、李敏;宁波市越剧团的洪芬飞;南京市越剧团的竺小招;原西安市越剧团的胡佩娣,以及旅居海外的沈再平、金静等。歌星、原红旗越剧团青年演员李玲玉,以及单仰萍也应邀演出。

1995年4月5日

农历乙亥年三月初六日:福建省芳华越剧团1995年赴沪演出

4月5日至4月7日,应香港越剧票友协会孔爱菊邀请,福建省芳华越剧团来沪,在逸夫舞台演出《玉蜻蜓》、《皇后易嫁》、《盘妻索妻》。由王君安、李敏主演。

1996年2月25日

农历丙子年正月初七日:福建省芳华越剧团1996年赴沪演出

福建省芳华越剧团来沪,先后在南市影剧院和瑞金剧场上演大型历史传奇剧《宋弘传奇》。由沈祖安编剧,王君安饰宋弘。

2003年4月30日

农历癸未年三月廿九日,晚:芳华越剧团纪念尹桂芳逝世三周年演出举行

为了纪念芳华越剧团和尹派艺术创始人尹桂芳逝世三周年,芳华越剧团重新排演尹派传统名剧、剧团重点保留剧目《红楼梦》和《玉蜻蜓》选场。两剧的总导演:黄祖模、音乐设计:连波。保证了《红楼梦》与《玉蜻蜓》选场演出的艺术质量。

《红楼梦》选场王君安饰演贾宝玉。王一敏、郑全领衔主演《玉蜻蜓》选场。

2006年3月4日

农历丙戌年二月初五日,下午:《越剧“生”角流派》演讲举办

题为《越剧“生”角流派》的演讲在贺绿汀音乐厅举行,越剧表演艺术家徐玉兰、戏剧作曲家连波等与越剧戏迷们见面交流。

《越剧“生”角流派》是原定这次徐派、范派的演讲主题。范派艺术创始人范瑞娟因病只能通过转达了对此次活动的关切。徐玉兰发表了讲话。

在贺绿汀音乐厅里,连波播放了越剧生角流派的代表唱段。钱惠丽、韩婷婷、王君安为戏迷演示了《红楼梦·洞房》、《梁祝·楼台会》、《盘妻索妻·赏月》等片段。

2007年1月24日

农历丙戌年十二月初六日:桂子飘香——纪念人民艺术家尹桂芳系列演出活动举行

为纪念人民艺术家、越剧尹派创始人——尹桂芳先生对越剧事业的卓越贡献,《桂子飘香——纪念人民艺术家尹桂芳系列演出活动》于1月24日至1月31日在上海、浙江等地举行。

由上海越剧院、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福建芳华越剧团、上海萧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主办,浙江绍兴市演出公司承办、上海鸿海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统筹的《桂子飘香——纪念人民艺术家尹桂芳系列演出活动》,整个演出活动包括《玉蜻蜓》、《赵氏孤儿》、《盘妻索妻》、《陆游与唐婉》等四台大戏的演出,这四部尹派之作一齐亮相乃前所未有。此次演出还包括主题晚会《尹桂芳流派演唱会》以及新生代演员演出的《尹派新生代精品折子戏专场》等一系列演出活动。

此次活动由茅威涛、赵志刚、王君安、萧雅四大尹派弟子集合,和另十个尹派年轻弟子一起,做为期一周的尹派专场,为了纪念自己的老师尹桂芳。1月24日四大弟子第一次联手登台,远赴美国十年的尹桂芳入门弟子王君安演出《盘妻索妻·洞房》、《盘妻索妻·荷亭》。1月25日王君安主演尹派名剧《玉蜻蜓》。

2007年1月24日

农历丙戌年十二月初六日:《尹韵风流——怀念先生尹桂芳》出版

王君安发行首张个人专辑《尹韵风流——怀念先生尹桂芳》限量珍藏版。

2007年3月31日

农历丁亥年二月十三日,10时:王君安在北大演讲尹派艺术

王君安进北大“唱谈”尹派艺术时间,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南配殿举行,由北京大学越剧协会主办,王君安戏迷协会北京分会协办。

2007年12月27日

农历丁亥年十一月十八日:杭州剧院2007年12月27日演出

本晚杭州剧院举行尹小芳艺术专场演出。

演出剧目:

《何文秀·私访》(茅威涛)

《西厢记·传笺》(茅威涛)

《汉文皇后·姐弟会》(赵志刚)

《浪荡子·叹钟点》

《白蛇传·断桥》

《桃花扇·追念》(王君安)

《珍珠塔·前见姑》

《浪子成龙·雪地》(茅威涛)

《沙漠王子·叹月》(赵志刚)

《沙漠王子·访旧》(王君安)

《张羽煮海·煮海》

《毛遂自荐·送征》

《浪子成龙·拒读》

《沙漠王子·算命》(尹小芳,茅威涛,赵志刚,王君安)

2008年2月22日

农历戊子年正月十六日:新加坡牛车水人民剧院2008年2月22日演出

2008年2月22日新加坡牛车水人民剧院由芳华越剧团演出越剧。

演出剧目:《红楼梦》(王君安)

2008年2月24日

农历戊子年正月十八日:新加坡牛车水人民剧院2008年2月24日演出

2008年2月24日新加坡牛车水人民剧院由芳华越剧团演出越剧。

演出剧目:《盘妻索妻》(王君安)

2008年4月3日

农历戊子年二月廿七日:上海逸夫舞台2008年4月3日演出

2008年4月3日夜场举行“演绎尹派经典——福建芳华越剧故乡行”,由福建省芳华越剧团演出越剧。该大型演出活动在上海拉开帷幕,然后在浙江等地演出,最后在尹桂芳故乡新昌结束。

演出剧目:《红楼梦》(王君安)

2008年4月5日

农历戊子年二月廿九日,13时30分:上海逸夫舞台2008年4月5日演出

2008年4月5日夜场举行“演绎尹派经典——福建芳华越剧故乡行”,由福建省芳华越剧团演出越剧。

演出剧目:《盘妻索妻》(王君安,李敏)

2008年5月23日

农历戊子年四月十九日,13时30分:四川汶川地震“上海越剧界联合赈灾义演”专场举行

由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主办,SMG综艺部、SMG广播文艺中心、上海兰生越剧发展基金、上海越剧艺术研究中心协办,上海越剧院、天蟾京剧中心逸夫舞台联合承办的“上海越剧界联合赈灾义演”专场在上海逸夫舞台举行,义演专场的票房全部收入和现场募集捐款送达灾区。

此次义演,活跃在越剧舞台上的一批知名的中青年明星演员如章瑞虹、许杰、张承好、孙智君、王志萍、郑国凤、金静、韩婷婷、傅幸文参演;浙、闽在沪的越剧演员如王君安、赵海英等加盟登台;老一辈艺术家王文娟、金采风、毕春芳、周宝奎、孟莉英、范瑞娟、徐玉兰、尹小芳等获悉消息后也上台与大家一起表达老一辈艺术家们抗震救灾的情怀。在整台演出的最后,这些老艺术家和所有演员一起,共同进行配乐朗诵《坐标》。

演出在盛舒扬演唱的歌曲《祈祷》中开场,何赛飞演唱一段评弹开篇《蝶恋花》,赵志刚清唱《一封来自灾区前线的信》。

义演活动得到了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的大力支持,SMG文艺中心将义演作为“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星期广播音乐会”特别节目直播。

2008年6月12日

农历戊子年五月初九日:宁波逸夫剧院2008年6月12日演出

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在宁波逸夫剧院演出,是“江浙沪经典越剧大展演”其中的一场。

演出剧目:《盘妻索妻》(王君安,李敏)

2008年6月16日

农历戊子年五月初九日:农历戊子年五月十三日:绍兴大剧院2008年6月16日演出

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在绍兴大剧院演出,

是“江浙沪经典越剧大展演”其中的一场。

演出剧目:《盘妻索妻》(王君安,李敏)

2008年6月19日

农历戊子年五月初九日-农历戊子年五月十六日:德清武康会展中心2008年6月19日演出

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在德清武康会展中心演出,

是“江浙沪经典越剧大展演”其中的一场。

演出剧目:《盘妻索妻》(王君安,李敏)

2008年6月20日

农历戊子年五月十七日:德清武康会展中心2008年6月20日演出

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在德清武康会展中心演出,是“江浙沪经典越剧大展演”其中的一场。演出剧目:《玉蜻蜓》(王君安,李敏)

2008年6月22日

农历戊子年五月十九日:嘉兴大剧院2008年6月22日演出

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在嘉兴大剧院演出,

是“江浙沪经典越剧大展演”其中的一场。

演出剧目:《盘妻索妻》(王君安,李敏)

2008年6月26日

农历戊子年五月廿三日:苏州开明大戏院2008年6月22日演出

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在苏州开明大戏院演出,是“江浙沪经典越剧大展演”其中的一场。

演出剧目:《玉蜻蜓》(王君安,李敏)

2008年6月27日

农历戊子年五月廿四日:上海宛平剧院2008年6月27日演出

演出剧目:《玉蜻蜓》(王君安,李敏)

2008年6月28日

农历戊子年五月廿五日:上海宛平剧院2008年6月28日演出

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在上海宛平剧院演出,

是“江浙沪经典越剧大展演”其中的一场。

演出剧目:《盘妻索妻》(王君安,李敏)

2008年11月7日

农历戊子年十月初十日,晚:第九届嵊州·中国越剧领带节开幕

第九届嵊州·中国越剧领带节在嵊州开幕。节会开幕式暨CCTV戏苑百家唱响嵊州《中国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在嵊州市体育馆进行,由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中国戏剧家协会与嵊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白燕升、孙小梅主持,全国九大戏剧名家同台演唱,包括王君安等,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全场录播。

此外还举行中国戏曲名家展望越剧研讨会、新越剧艺术学校奠基仪式、嵊州市越剧团精品剧目展演、民营剧团星级创评暨文化惠民活动、《百姓越剧明星》擂台赛。

2008年12月农历戊子年:越剧电视连续剧《牡丹亭还魂记》开机越剧电视连续剧《牡丹亭还魂记》在昆曲发源地昆山的千灯镇举行了开机仪式,由王君安、金静主演。

《牡丹亭还魂记》拍摄沿用了1982年上海越剧院的版本,主演王君安是越剧“尹派”创始人尹桂芳的嫡传关门弟子,金静是“戚派”创始人戚雅仙的优秀传人之一。尹、戚两位大师生前曾在《秋海棠》、《屈原》等多部越剧作品的合作,唯独《牡丹亭》的合作未能如愿。

考虑到《牡丹亭》向以昆曲的版本最有影响,所以这回剧组请来了昆曲大家华文漪和岳美缇为艺术指导。

2010年6月13、14日:王君安越剧表演专场《问君安》在福州首演

王君安在福州芳华剧院举办自己首个个人专场《问君安》,连演两天,吸引了全国各地乃至海内外的戏迷前来观看。《问君安》以纪念王君安的恩师尹桂芳诞辰90周年为题,以师生情为演出线索,演出内容包括王君安的代表剧目《盘妻索妻》、《玉蜻蜓》、《红楼梦》中的经典唱段。14日下午还举办了王君安的戏迷见面会和新CD专辑《爱》的发布会。

2010年8月10日、18日:上海、南京演出《柳毅传书》

为申报国家精品工程的《柳毅传书》,南京市越剧团盛情邀请王君安出演柳毅一角,并在上海、南京两地公开演出,好评如潮。剧中王君安与著名袁派花旦陶琪搭档,这是二人的首次搭档,演出十分成功,受到广大戏迷的喜爱,并且该剧已经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保留剧目大奖。

2010年11月23-25日:王君安上海专场系列演出

23、24日王君安以纪念恩师尹桂芳诞辰90周年为题,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演

出《千灯之夜-问君安》专场。此次专场相对于福州首演,风格一致但剧目上更为丰富,除了保留《盘妻索妻》、《红楼梦》等唱段外,还增加了王君安的新作《牡丹亭还魂记》中的“拾画叫画”一折,这是该剧第一次搬上舞台。其他增加的唱段还有与著名袁派花旦方亚芬首次合作的“山河恋-送信”和王君安回国后第一次演出的“红楼梦-读西厢”。在“拾画叫画”和“读西厢”中,王君安充分展示了其优美、灵活的身段。连续两天的专场演出引起轰动,观众爆满,反响十分热烈。 25日王君安继续在天蟾逸夫舞台演出她的代表作《玉蜻蜓》。

27日下午王君安在上海举办了戏迷见面会。

2012年12月3日:李敏“天籁越音”越剧交响乐演出

王君安从小与李敏搭档演出,两人合作演出了《滕玉公主》、《秦楼月》、《何文秀》、《红楼梦》、《玉蜻蜓》、《盘妻索妻》等剧目,一生一旦堪称绝配,此次李敏的个人专场演唱于2012年的12月3日会在福州首演,作为老搭档的君安在专场中与李敏一同演出了梁祝中的十八相送和莫愁女选段。

2012年12月17、18、21、22日:越剧《柳永》在福州公演4场

越剧《柳永》是王君安回国后,首部新创作的大戏。该剧以柳永的词为主线,撷取了柳永一生的几个重要片断,以展现他一生中不同时段的命运。福州的四场演出吸引了海内外各地戏迷的观看。中央电视台《戏曲采风》栏目对公演进行了相关采访和录制。

《柳永》在2012年12月26日的第五届福建艺术节全省戏剧会演中,获得剧目奖类一等奖。

另外,12月28、29日,该剧在柳永故里“武夷山”进行了两场演出。

2013年3月29、30日,柳永全国巡演首站在湖北武汉开启并成功演出

2013年4月5日、6日,时值清明时节,芳华回到了上海,《柳永》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连续公演两场,

4月6日与吴凤花讲座【漫谈越剧女小生】

5月18日温州东南剧院《柳永》巡演

5月11号、12号宁波鄞州文化艺术中心《柳永》巡演

6月15、16、17、18、19、20上海天蟾逸夫舞台《舞台姐妹情》饰邢月红(进上海到送兄别妹)

6月22日晚19点深圳市图书馆五楼报告厅王君安君迷见面会

6月28日、29日深圳少年宫《柳永》巡演

8月16日福州芳华剧院《柳永》巡演

8月26日香港大会堂音乐厅折子戏《盘妻·洞房》《盘妻·荷亭》

8月27日香港大会堂音乐厅南京市越剧团《柳毅传书》

9月9日上海天蟾逸夫舞台《金陵越韵》越剧流派专场

9月10日上海天蟾逸夫舞台南京市越剧团《柳毅传书》

9月13、14日福州芳华剧院南京市越剧团《柳毅传书》

9月23日福州芳华剧院《柳永》

10月12、13济南百花剧院《柳永》

10月16日南京人民大会堂《柳永》

10月17日南京人民大会堂《柳毅传书》

11月2、3日苏州文化艺术中心《柳永》

11月5、6日宁波大剧院《柳永》

11月22、23日宁波鄞州艺术中心《柳毅传书》

12月6日天津大剧院《柳永》巡演12月7日天津大剧院《玉蜻蜓》

12月8日天津大学王君安见面会

12月10日福建大剧院,新戏《柳永》在巡演一年,30多场后,完美收官

2015年5月12日,广州蓓蕾剧院《柳永》参加第27届戏曲梅花奖。

2015年5月20日,王君安获得我国中青年戏剧表演艺术领域最高奖“梅花奖”,于当晚参加颁奖典礼。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徭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

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含意。

重阳节习俗

赏菊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赏菊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俗的组成部分。宋代《东京楚华录》卷八:“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

登高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登高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据《晋书》中《孟嘉传》载,九月重阳这天,晋朝大司马桓温及参军大将孟嘉等人登上龙山(今湖北江陵县西北的一座山),孟嘉观赏山景,连帽被风吹走也不知道。桓温叫人作文笑他,他也不示弱,作文答辩,一时传为佳话。

明清时,北京地区登高颇盛,《燕京岁时记》云:“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提壶携楹,出都登高。南则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净化域等处,远则西山八处。赋诗饮酒,烤肉分糕,询一时之快乐也。”不论文人百姓,都喜欢登高后在山上野餐、烤肉食用。有些贵戚富家则带上幕帐、烤具、车马、乐器,登高台、土坡,架起幕帐、桌椅,大吃爆烤羊肉或涮羊肉,并唱戏奏乐,听歌看舞。如清末慈禧太后,每年重阳于北海东的桃花山登高、野餐、烤肉,并架蓝布围障,防止闲人偷看。在玉渊潭钓鱼台等处,也集中了不少登高之客。故宫御花园里也有登高之山。

尤其是滕王阁,因了唐代王勃于重阳节时在阁上写出千古名文《滕王阁序》,更闻名天下。至于湖北江陵龙山上的纪念晋代孟嘉落帽的落帽台古迹,也吸引着许多游客。

由于重阳为秋节,节后草木开始凋零,所以有称重阳节野游活动为“辞青”,与三月春游“踏青”之说法相对应。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这也是一个颇有诗意的名称。

佩茱萸·簪菊花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佩茱萸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因为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因而又叫吴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几乎可以长到一丈多高,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

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很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此习,除惠州流传的民谣中有叙述以外,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放纸鹞

纸鹞亦现在的风筝。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吃重阳糕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重阳糕

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饵,即古代之糕。《周礼》载饵用作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汉代又记有黍糕,可能与今天的糕已差不远。蓬饵,想必也类似于黍糕之类。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了。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

饮菊酒

菊花,是我国名花,也是长寿名花。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

早在屈原笔下,就已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即服食菊花瓣。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五曾在重阳赠菊给钟蹈,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我国酿制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盛行。据《西京杂记》载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晋代陶渊明也有“酒能祛百病,菊能制颓龄”之说。后来饮菊花酒逐渐成了民间的一种风俗习惯,尤其是在重阳时节,更要饮菊花酒。《荆楚岁时记》载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耳,饮菊花酒,令长寿。”

到了明清时代,菊花酒中又加入多种草药,其效更佳。制作方法为:用甘菊花煎汁,用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枸杞诸药。

由于菊花酒能疏风除热、养肝明目、消炎解毒,故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指出,菊花具有“治头风、明耳目、去瘘瘅、治百病”的功效。

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从医学角度看,菊花酒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减肥、轻身、补肝气、安肠胃、利血之妙。时逢佳节,清秋气爽,菊花盛开,窗前篱下,片片金黄。除登高插茱萸外,亲友们三五相邀,同饮菊酒,共赏黄花,确实别有一番情趣。尤其是诗人们,赏菊饮酒,吟诗唱酬,给后世留下不少佳句。

由于菊花酒的缘故,重阳又成了祭祀酒业神的酒神节。如《山东民俗·重阳节》介绍,山东酒坊于重阳节祭缸神,神为杜康。在贵州仁怀县茅台镇,每年重阳,开始投料下药酿酒,传说是因九九重阳,阳气旺盛才酿得出好酒。每当烤出初酒时,老板在贴“杜康先师之神位”的地方点香烛,摆供品祈祷酿酒顺利(见《中国民俗采英录》)。在湖南宁远,每于九月九日“竞造酒,日重阳酒”。这些风俗说明,重阳与酒的关系极深。

各地重阳节

除了以上较为普遍的习俗外,各地还有些独特的过节形式。

重阳节在陕北正值收割的季节,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场”。陕北过重阳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我国古代就有重阳“食饵”之俗,“饵”即今之糕点、米果之类。宋代《玉烛宝典》云:“九日食饵,饮菊花酒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清初莆仙诗人宋祖谦《闽酒曲》曰:“惊闻佳节近重阳,纤手携篮拾野香。玉杵捣成绿粉湿,明珠颗颗唤郎尝”。近代以来,人们又把米果改制为一种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将优质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时,捞出沥干,掺水磨成稀浆,加入明矾(用水溶解)搅拌,加红板糖(掺水熬成糖浓液),而后置于蒸笼于锅上,铺上洁净炊布,然后分九次,舀入米果浆,蒸若干时即熟出笼,米果面抹上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层重叠,可以揭开,切成菱角,四边层次分明,呈半透明体,食之甜软适口,又不粘牙,堪称重阳敬老的最佳礼馔。

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充实了新的内容。1989年,我国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河北省】香河县九月九日,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称为“追节”。永平府以重阳的天气占未来晴雨。重阳节若下雨,这几个日子也都会下雨。典周县境内无山,县民多于重阳节上城楼登高。

【山东省】昌邑北部人家于重阳节吃辣萝卜汤,有谚语道:“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鄄城民间称重阳节为财神生日,家家烙焦饼祭财神。邹平则在重阳祭祀范仲淹,旧时,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忌回娘家过节,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浪”的说法。

【陕西省】西乡县重阳节,亲友以菊花、菊糕相馈赠。士子以诗酒相赏。据说妇女此日以口采茱萸,可以治心疼。

【江苏省】重阳节,南京人家以五色纸凿成斜面形,连缀成旗,插于庭中。长洲县重阳节吃一种叫做“骆驼蹄”的面食。无锡县重阳节吃重阳糕、九品羹。

【上海市】上海豫园于重阳节办菊花会,以新巧、高贵、珍异三项评分定高下。

【浙江省】绍兴府重阳节互相拜访,除非亲友家有丧事,才往灵前哭拜。桐卢县九月九日备猪羊以祖,称为秋祭。同时也在重阳节绑粽子,互相馈赠,称为重阳粽。

【江西省】德兴县九月九日割晚稻。

【安徽省】铜陵县以九日重阳为龙烛会,以迎山神。削竹马为戏,据说可以驱逐瘟疫。

【湖北省】武昌县于重阳日酿酒,据说此所酿之酒最为清洌,且久藏不坏。应城县重阳节是还愿的日期,甚家皆于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神。

【福建省】长汀县农家采田中毛豆相馈赠,称为毛豆节。海澄县重阳节放风筝为戏,称为“风槎”。

【广东省】连川重阳,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围观。南雄府九月九日请茅山道士建王母会,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妇女都会前来参加。阳江县重阳节放纸鸢,并系藤弓于其上,在半空中声音十分嘹亮。临高县民重阳节早起,大家齐声高喊"赶山猫",以此为安和富利之吉兆。

【广西省】怀集县以重阳为元帝得道之辰。男女老少,倾城而出,赛神酬愿,皆用大炮。隆安县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觅食,俗语说:“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四川省】旧时南溪县读书人于此日在龙腾山岑山楼聚会,纪念诗人岑参,称为“岑公会”。民间旧俗,重阳前后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俗话说:“重阳蒸酒,香甜可口”。

【山西省】山西晋南地区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传统习惯。饱览大好河山,观仰名胜古迹,成为节日的盛举。至今还在民间传诵着“乾坤开胜概,我辈合登高”,“东风留不住,冉冉起峰头”,“九月欣新霁,三农庆有秋”等名言。

【河南省】南阳喊山大赛以“祝您长寿健康”、“白头偕老”、“家庭美满”等美好话语为主要内容,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喊出独特的心里话。届时,99位老人将一同参加登山比赛,登顶后进行喊山大赛,工作人员将借助分贝仪,根据选手的声音大小决出比赛名次。清丰县儿童于重阳节放纸鸢为戏。

重阳节传说

较早有关重阳节的传说,见于梁朝吴均的《续齐谐记》: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日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婓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蜗祸可除。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鶪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日,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多种重要类书都转述了吴均《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并认为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妇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灾的习俗由此而来。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干宝《搜神记》云:淮南全椒县有一丁氏,嫁给同县姓谢家,由于谢家是大富户,她婆婆却凶恶残暴,虐待丁氏,强迫她干繁重的家务,经常遭到痛骂和毒打。丁氏最终忍受不住,在重阳节悬梁自尽。死后冤魂不散,依附在巫祝身上说:"做人家媳妇每天辛苦劳动不得休息,重阳节请婆家不要让她们再操劳。"所以,江南人每逢重阳日,都让妇女休息,叫做“休息日”。这位姓丁氏的妇人立祠祭祀,称为“丁姑祠”。以后,每逢重阳节,父母们要把嫁出去的女儿接回家吃花糕;到明代,甚至将重阳节称为“女儿节”。

汉刘歆《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刘邦的爱妾戚夫人被吕后害死后,戚夫人的侍女贾佩兰也被驱逐出宫,嫁给扶风人段儒,闲谈时曾提到她在宫廷时,每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辟邪延寿。

唐代诗人沈佺期《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得长字》诗:“魏文颂菊蕊,汉武赐萸囊…,年年重九庆,日月奉天长”。

《旧唐书·王勃传》记载:王勃的《滕王阁序》就是在重阳节这一天写出来的。当时王勃的父亲担任交趾令,王勃前往探视父亲,九月九日路过南昌时,洪州牧阎伯屿正在重修的滕王阁中宴请宾客及部属,他想夸耀女婿吴子章的才气,便事先拿出纸笔请宾客动笔作序,所有的宾客都知道他的用意,没有人敢作。却不料王勃事先并不知道州牧的用心,于是毫不谦让接过纸笔。州牧原本心中十分生气,立即派人在旁边看王勃书写,谁知道王勃才气不凡,蓄积已久的心情完全发泄出来,文章越写越好,当写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词句时,忍不住拍案叫绝!王勃从此一举名震诗坛。

民间故事继承了《续齐谐记》的故事梗概,再添上民间艺人想像创造的情节,又产生了很多重阳节传说的异文。这里选择了三则异文展示给大家。

第一则:采自河南

很久以前,汝南县有个人名叫桓景。他和父母妻子一家人守着几片地,安分守己的过日子。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汝河两岸忽然流行起瘟疫,夺走了不少人的性命。桓景子时候曾听大人说过,汝河里住了一个瘟魔,每年都会出来散布瘟疫,危害人间。为了替乡民除害,桓景打听到东南山中住了一个叫费长房的神仙。他就决定前去拜访。

谁知他翻越了千山万水,还是找不到仙人的纵迹。有一天,他忽炙看见面前站着一只雪白的鸽子不断地向他点头,桓景走近前一看,鸽子忽然飞了两三丈远,落地后又不断地向桓景点头。就这样,桓景跟着白鸽,终于找到了费长房的仙居。桓景走到门口,恭恭敬敬的跪了两天两夜。到了第三天,大门忽然开了,一个白发老人笑眯眯的对他说:“弟子为民除害心切,快跟我进院吧”。

费长房就给了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让他练习降妖的法门。有一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过来对他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害人。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说完,就用手招来一只仙鹤,把桓景载回汝南去了。

桓景回到家乡,就把费长房的话向大伙儿说了一遍。到了九月九那天,他就带着全村老小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分给每人一片,让瘟魔不敢近前。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说是可以避瘟疫。安排妥当后,他就带着降妖青龙剑回到村中,等着斩杀瘟魔。

不一会儿,汝河里狂风怒吼,瘟魔出水走上岸来。忽然抬头看见人群都在山上欢聚,它便冲至山下,却被酒气及茱萸的香味吓得不敢上前。一回头,又看见桓景抽出宝剑,和瘟魔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斗他不过,转身就跑。桓景“嗖”的一声射出了宝剑,宝剑闪着寒光,一眨眼就把瘟魔钉死在地上。

从此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袭了。人们就把九月九日登高避祸的习俗,一代代的传到现在。

第二则:流传在陕西关中一带

说是很早以前,有个庄户人家住在骊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过得也不错。

有一天,这家主人从地里回来,半路上碰上个算卦先生,因为天快黑了,这先生还没找上歇处。由于主人家里很窄,只有个草棚子房,于是就在灶房里打了个草铺,让妻子儿女都在草铺上睡,自己陪着算卦先生睡在炕上,凑合着过。

第二天天刚亮,算卦先生要走,庄户人叫醒妻子给先生做了一顿好吃喝,又给先生装了一袋白蒸馍。算卦先生出了门,看了看庄户人住的地方,叮咛他说:"到九月九,全家高处走。

"庄户人想,我平日没做啥怪事,又不想升官,上高处走啥呢?但又一想,人常说算命先生会看风水精通天文,说不定我住的地方会出啥麻瘩。到了九月九,就到高处走一走吧,全当让全家人看看风景。

到了九月九,庄户人就带着妻子儿女背上花糕香酒,登上骊山高峰去游玩。等他们上山后,半山腰突然冒出一股泉水直冲他家,把他家的草棚子一下子就冲垮了。不大功夫,整个一条山沟都被泡了。庄户人家这才明白算卦先生为什么让他全家九月九登高。

这事传开后,人们就每逢夏历九月九,扶老携幼去登高,相沿成俗,一直流传到今。

第三则: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吃重阳糕的传说

重阳花糕的起源有一种来源甚早的说法。《南齐书》卷九上说,刘裕纂晋之前,有一年在彭城过重阳。一时兴起,便骑马登上了项羽戏马台。等他即位称帝后,便规定每年九月九日为骑马射箭、校阅军队的日子。据传说,后来流行的重阳糕,就是当年发给士兵的干粮。

另一种传说则流传于陕西附近。传说明朝的状元康海是陕西武功人。他参加八月中的乡试后,卧病长安,八月下旨放榜后,报喜的报子兼程将此喜讯送到武功,但此时康海尚未抵家。家里没人打发赏钱,报子就不肯走,一定要等到康海回来。等康海病好回家时,已经是重阳节了。这时他才打发报子,姶了他赏钱,并蒸了一锅糕给他回程作干粮。又多蒸了一些糕分给左邻右舍。因为这糕是用来庆祝康海中状元,所以后来有子弟上学的人家,也在重阳节蒸糕分发,讨一个好兆头。重阳节吃糕的习俗就这样传开来了。

重阳节歌谣

民间歌谣俗语中有很多是关于岁时节日的,重阳节也不例外。下面这几则都是有关重阳节的歌谣俗语,体现出了重阳节饮菊酒、放风筝的风俗,以及在重阳这日占卜天气的风俗。

菊花黄,黄种强;菊花香,黄种康;九月九,饮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阳。

九月九,是重阳;放纸鹞,线爱长。

八月中秋哥送饼,九月重阳妹送鞋(仫佬族)

九月九风吹满天哮。

重阳无雨一冬晴。

1980年,萧雅进入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学习;

1982年,从上海戏曲学校毕业,进入上海市虹口越剧团,很快就崭露头角;

1985年,《上海戏剧》杂志社专门为萧雅唱歌问题召开了大型座谈会,获得各界专家的肯定。紧接着,文汇报发表文章《萧雅该不该唱歌》,一时成为全国和上海众报刊讨论的话题,轰动剧坛。

1986年,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通俗歌曲业余组(即青歌赛)进入决赛。以《月亮走,我也走》和《雨晴》两首歌获得优秀奖,并成为中央电视台特邀演员。当时《月亮走,我也走》这首歌也随之广为传唱。

1988年,上海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电视台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新闻单位联合举办“萧雅演唱艺术专场”演出,戏、歌参半,相得益彰,轰动上海。之后,又共同举办了“萧雅艺术研讨会”获得专家们得高度评价和赞赏。

1988年,上海电视台摄制播映了由她主演的越剧电视剧《汉文皇后》。

1989年,在华东六省一市戏曲演员通俗歌曲大奖赛中获得特等奖。其间,她拜尹派艺术创始人尹桂芳为师,成为入室弟子。1991年,萧雅赴美国定居。但是,安定优裕的生活并没有磨灭萧雅的舞台情结。她酷爱越剧,思念观众,曲不离口,身不离功,朝思暮想要重返舞台。

1994年,上海电视台摄制播映了由她主演的越剧电视剧《血缘恩仇》。

1995年,上海电视台摄制播映了由她主演的越剧电视剧《玉蜻蜓》(获第十五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三等奖)。

1998年,年底毅然决定离美返沪,重新融入观众之中。

2001年4月,上海东方电视台、解放日报和上海记者协会共同为她举办了《东方雅韵——萧雅尹派演唱专场》演出。

2001年5月参加上海越剧院《早春二月》的演出,扮演萧涧秋一角。这对从未演过现代戏的萧雅来说,是一次有里程碑意义的跨越。她成功地塑造了柔石烈士笔下的萧涧秋形象,获得观众欢迎,专家好评。

2002年6月自组“萧雅艺术工作室”。

2002年9月成立“萧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成为上海地区第一个经济上自负盈亏的民间越剧团体。公司成立后的第一台大戏就是《状元未了情》,萧雅在剧中成功地塑造了杨学筠的艺术形象。

2002年6月成立以演出为中心的上海萧雅艺术工作室,领衔主演原创越剧《状元未了情》(原名《追情》),在第四届上海国际艺术节获得首演成功以后,又创排《越剧精品回眸——萧雅尹派折子专场》。

2003年10月参演首届北京国际戏剧演出节,普京观看了演出。演出引起热烈反响,受到中央领导同志上台祝贺。

2003年12月赴长沙参赛第七届“映山红”民间艺术节,荣获剧目金奖和编剧一等奖等12项个奖。由萧雅领衔主演的原创越剧《状元未了情》荣获剧目(综合艺术)金奖。李惠康获编剧一等奖,萧雅获演员一等奖。

2004年3月,凭借原创古装剧《状元未了情》荣获了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新戏《状元未了情》(原名《追情》)由越剧尹派小生萧雅与戚派花旦金静,在美琪大戏院为艺术节联手打造。尹派、戚派合演的剧目本来就不多,萧雅和金静也是首次合作。排练场设在中福会儿艺,艺术指导:昆剧名家岳美缇、张洵澎;导演执:石玉昆导过《宰相刘罗锅》《洛神赋》《映山红》等著名作品。《状元未了情》是萧雅艺术工作室成立后推出的首部作品。《状元未了情》是部言情醒世剧。萧雅在戏中扮演新科状元杨雪筠,金静扮演御史千金唐梅芬。

性格专长

艺术职称: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

著名越剧青年演员,尹派小生,第21届(2004年)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

在稚童时代就喜爱艺术,立志当一名优秀的演员。中学时,萧雅曾跟上海音乐学院教师学习过声乐,读完高中后,她考进了上海虹口越剧团当演员。尔后,萧雅进入上海戏曲学校,专攻小生行当。她刻苦钻研、勤学苦练,从此在艺术的道路上迈出了一个个坚实的步子。已有三十多年舞台工作经验。

萧雅开了戏曲演员唱歌的先河,成为最早的戏歌两栖演员。在艺术上既承传师教,又好学博采。她曾以首唱的一曲《月亮走,我也走》唱红大江南北,显示出厚实的音乐功底,在促进戏曲和歌曲的相互渗透上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她是越剧尹派创始人尹桂芳的亲传弟子,在尹桂芳的推荐下,又拜昆剧名家岳美缇为师,吸吮昆剧乳汁,提高艺术品格。

萧雅还大胆创新,在突破戏曲的传统唱法上作了可贵的探索,对越剧传统唱法进行开拓创新。她把通俗歌曲中轻声、气声及西洋美声唱法融合到尹派唱腔之中,在戏曲和歌的相互渗透上作了有益的尝试,丰富了越剧的表现力,使之富有时代感。缩短了传统戏曲和青年观众的欣赏距离,形成了独特的演出魅力,赢得了众多的知音。

萧雅个性温柔,对戏迷也非常体贴。在演出之后,意犹未尽的观众常常要求她返场,对于这些要求,萧雅总是尽量满足,不顾2个多小时演出的劳累,在舞台上或歌或戏,与观众互动良好,深受观众赞誉。

活动年表

一、1985年参加中央电视台“合家欢”电视歌会,演唱曲目“雪水河”,“酒歌”。这次歌会继承1984年的“九州方圆”歌会,推出了一些优秀的原创歌曲和青年歌手,这次歌会被录制成磁带发行,名为《合家欢歌会》,参加歌会的还有歌手田震,周峰,段品章等。萧雅演唱的具有蒙古族风味的《酒歌》后来被很多歌手翻唱。

二、1994年1月30日,农历乙亥年十二月三十日:1994年春节联欢晚会同吴国兰演唱越剧《十八相送》

三、2000年2月4日,农历己卯年十二月廿九日:2000年春节戏曲晚会演唱越剧《一枝梅》(萧雅、董美华);2000年春节联欢晚会参加歌曲联唱《甜蜜蜜》

四、2001年1月23日,农历庚辰年十二月廿九日:2001年春节戏曲晚会参加了序曲《世纪第一春》(东桥、李梅、田敏、冷明宇、吴亚玲、余顺、孙静、萧雅、闫学晶、董宝贵、李欣、李胜素)并演唱了越剧《盘妻索妻·洞房》(萧雅、刘伟)

五、2002年2月11日,农历辛巳年十二月三十日:2002年春节戏曲晚会演唱了越剧《早春二月》选段《招贴诗儿歌声》(双人舞伴舞:孙晓娟、汪子涵)六、2003年1月31日,农历壬午年十二月廿九日:2003年春节戏曲晚会演唱越剧《何文秀·桑园访妻》(萧雅)

七、2004年1月21日,农历癸未年十二月三十日:2004年春节戏曲晚会演唱越剧《盘妻索妻·中秋赏月》(萧雅,吴海丽)

八、2004年3月16日,农历甲申年二月廿六日:荣获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曲目《状元未了情》

九、2005年2月8日,农历甲申年十二月三十日:2005年春节戏曲晚会清唱越剧《红楼梦·金玉良缘》

十、2006年1月28日,农历乙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参加2006年春节戏曲晚会演唱《何文秀》

十一、2006年1月29日,农历丙戌年正月初一日,19时:2006南北演艺名家迎春戏曲大反串晚会张咏梅、萧雅反串淮剧《秦香莲》;

十二、2006年8月19日,农历丙戌年七月廿六日,在逸夫舞台举行“全国昆曲小生演员培训班结业汇报演出”。越剧小生萧雅演出昆曲《湖楼》片段。

十三、2006年9月15日“百年越剧万里行——当代中国越剧名家名段演唱会”于9月15日、9月16日在美琪大戏院举行。由中国越剧艺术节组委会主办,浙江省文化厅、绍兴市人民政府执行主办,绍兴市演出公司统筹的“百年越剧万里行”推出了“全明星”阵容,入围的56位越剧名角全是国家一级演员,56位越剧名角中有21位是历届“中国戏曲梅花奖”得主。萧雅演唱了《状元未了情风声雨声雷鸣声》。

十四、2006年11月12日,纪念淮剧进上海100周年庆典活动“申江淮剧百年情”交响演唱会在上海大剧院举行。在这台晚会中,萧雅演唱了淮剧唱段。

十五、2007年1月24日,“桂子飘香——纪念人民艺术家尹桂芳”系列演出活动举行。为了纪念人民艺术家、越剧尹派创始人——尹桂芳先生对越剧事业的卓越贡献,此活动由上海越剧院、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福建芳华越剧团、上海萧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主办,浙江绍兴市演出公司承办、上海鸿海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统筹,整个演出活动包括《玉蜻蜓》、《赵氏孤儿》、《盘妻索妻》、《陆游与唐婉》等四台大戏的演出,这四部尹派之作一齐亮相乃前所未有。此次演出还包括主题晚会《尹桂芳流派演唱会》以及新生代演员演出的《尹派新生代精品折子戏专场》等一系列演出活动。

十六、2007年CCTV年春节戏曲晚会同方亚芬演唱《山河恋·送信》

十七、2008年CCTV春节联欢晚会上和华怡青(袁派)对唱的越剧《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十八、2008年CCTV春节戏曲晚会上演唱《红楼梦·金玉良缘》十六、2009年CCTV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何文秀·桑园访妻》

十九、2009年CCTV春节戏曲晚会上演唱《盘妻索妻·洞房》

二十、2010年CCTV春节戏曲晚会上与盛舒扬合作演唱《山河恋送信》

二十一。2011年12月17日,在上海大剧院举行的“上海的声音——沪剧宗师王盘声、杨飞飞流派非常演绎”专场,汇集了42位来自各剧种的名角,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沪剧演唱会。萧雅反串花旦,与16年未登台的沪剧名角陆敬业合作《铁汉娇娃·楼台会》。

二十二。2011年12月18日,在河南卫视《梨园春》栏目第665期“兰花百家竞芳菲”颁奖晚会上演唱《沙漠王子-算命》和歌曲《月亮走我也走》。

二十三。2012年CCTV春节戏曲晚会演唱越剧名段《何文秀桑园访妻》。

二十四。2012年5月12日第十届置业杯江浙沪越剧大展演开幕式《“同唱一台戏”——越剧名家名段演唱会》在绍兴大剧院举行,萧雅演出越剧选段《盘妻索妻-洞房》。

二十五。2012年5月29日,在上海逸夫舞台,举办了“萧声雅韵人生有情”——上海萧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成立十周年答谢晚会。晚会节目既有传统的越剧唱段如《桑园访妻》《山河恋送信》等,也有《月亮走我也走》等流行歌曲,萧雅还反串了京剧,淮剧,沪剧,越剧各流派联唱,展示了萧雅的多才多艺。萧雅的好友王汝刚,关栋天,孙徐春,梁伟平,方亚芬等都前来助阵,舟山市小白花越剧团联合演出。

二十六。2012.6.2在北京长安大戏苑演出尹派名剧《何文秀传奇》,中央11套“空中剧院”栏目作了现场直播,此为上海萧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成立十周年展演剧目之一。

二十七。2012年9月25日萧雅在京参加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表彰大会,26日《新闻联播》栏目报道了大会概况。

二十八、2012年10月31日、11月1日,在北京儿童艺术剧院,由越剧名家萧雅和浙江省舟山市小百花越剧团演员联袂演出的越剧《新巡按斩父》,作为十八大的献礼在京演出,中纪委领导,以及各界来宾一起观看了整场演出,CCTV空中剧院栏对本次演出作了全程录播。

二十九。2012年12月6日——9日李敏个人专场演出分别在杭州剧院,宁波大剧院,湖州大剧院,绍兴大剧院演出。萧雅在专场中助演曲目《梁祝十八相送》和《莫愁女游湖》选段,其中《梁祝十八相送》是和李敏合作演出。

三十。2012年12月14日,“上海的声音”――纪念越剧改革七十周年越剧中生代演员新创剧目展演(二)在上海逸夫舞台举行,萧雅演唱了《状元未了情-风声雨声雷鸣声》选段。

三十一。2013年CCTV春节戏曲晚会同刘南燕演唱越剧《山河恋》

三十二。2013.3.15受北京长安大戏院邀请,萧雅和舟山小百花在长安大戏苑演出尹派名剧《盘妻索妻》,CCTV空中剧院对本次演出作了全程录播。

三十三。2013年09月12日,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出席赵志刚、陈湜《花好月圆》演唱会,担任嘉宾。“越剧王子”赵志刚携他的搭档、今年新晋的“白玉兰奖”获得者陈湜将于下月亮相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举办一场“花好月圆——赵志刚、陈湜中秋越剧音乐会”,音乐会还邀请了韩婷婷、张小君、萧雅、黄慧4位不同流派的越剧小生同台亮相,兄弟剧种的名角茅善玉、李军也将与赵志刚、陈湜合作演出。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朱元璋逼高人算一卦很高兴 赏1把扇子 12年后高人 我快死了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