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善吉测八字算命的问题,以及和辛弃疾 卜算子·漫兴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辛弃疾 卜算子·漫兴形容人命运坎坷的成语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译文及注释】
我住在长江源头,君住在长江之尾。天天想念你却总是见不到你,却共同饮着长江之水。这条江水何时不再这般流动?这份离恨什么时候才能停息?只是希望你你的心如同我的心,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相思意。
1、卜算子:词牌名。北宋时盛行此曲。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
2、思:想念,思念。
3、休:停止。
4、已:完结,停止。
5、定:此处为衬字。在词规定的字数外适当地增添一二不太关键的字词,以更好地表情达意,谓之衬字,亦称添声。
【赏析】
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
词以长江起兴。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隔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三、四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共饮一江之水。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这共饮又似乎多少能稍慰相思离隔之恨。词人只淡淡道出不见与共饮的事实,隐去它们之间的转折关系的内涵,任人揣度吟味,反使词情分外深婉含蕴。毛晋盛赞这几句为古乐府俊语(《姑溪词跋》),可谓一语中的。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换头仍紧扣长江水,承上思君不见进一步抒写别恨。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用几时休、何时已这样的口吻,一方面表明主观上祈望恨之能已,另一方面又暗透客观上恨之无已。江水永无不流之日,自己的相思隔离之恨也永无销歇之时。此词以祈望恨之能已反透恨之不能已,变民歌、民间词之直率热烈为深挚婉曲,变重言错举为简约含蓄。
写到这里,词人翻出一层新的意蕴: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恨之无已,正缘爱之深挚。我心既是江水不竭,相思无已,自然也就希望君心似我心,我定不负我相思之意。江头江尾的阻隔纵然不能飞越,而两相挚爱的心灵却一脉遥通。这样以来,单方面的相思便变为双方的期许,无已的别恨便化为永恒的相爱与期待。这样,阻隔的双方心灵上便得到了永久的滋润与慰藉。从此恨何时已翻出定不负相思意,是感情的深化与升华。江头江尾的遥隔这里反而成为感情升华的条件了。
这首词的结拍写出了隔绝中的永恒之爱,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的感受。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悠悠长江水,既是双方万里阻隔的天然障碍,又是一脉相通、遥寄情思的天然载体;既是悠悠相思、无穷别恨的触发物与象征,又是双方永恒相爱与期待的见证。随着词情的发展,它的作用也不断变化,可谓妙用无穷。
辛弃疾卜算子·漫兴《卜算子漫兴》
作者:辛弃疾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
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
万一朝家举力田,舍我其谁也?
赏析:
这首词被邓广铭收集在《稼轩词编年笺注》(编于光宗绍熙五年至宁宗嘉泰二年之间),这时辛弃疾正处于人生的低潮时期:因遭小人算计诬陷而被罢去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官职,赋闲在江西铅山县期思渡附近的瓢泉别墅。这首《卜算子》就是他这时写成的。
题曰漫兴,是罢官归田园居后的自我解嘲之作,看似漫不经心,信手拈来,实则胸中有郁积,腹中有学养,一触即发,一发便妙,不可以寻常率笔目之。此词通篇都是在发政治牢骚抒发自己在政治舞台上的失意,但上下两阕的表现形式互不相同。
上阕用典,全从《史记。李将军列传》化出,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西汉名将李广四十余年中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英名远播,被匈奴人称为飞将军。小令篇制有限,不可能悉数罗列这位英雄的传奇故事,因此词人只剪取了史传中最精彩的一个片断:汉武帝元光六年(前129),李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广军败被擒。匈奴人见广伤病,遂于两马间设绳网,使广卧网中。行十余里,广佯死,窥见其傍有一胡儿(匈奴少年)骑的是快马,乃腾跃而上,推堕胡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归汉。匈奴数百骑追之,广引弓射杀追骑若干,终于脱险。斯人于败军之际尚且神勇如此,当其大捷之时,英武又该如何?司马迁将此事写入史传,可谓善传英雄之神。作者从浩潮以史料中选取这一片断,是见其匠心独运。
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史记》叙李广事,曾以其堂弟李蔡作为反衬。词人即不假外求,一并拈来。蔡起初与广俱事汉文帝。景帝时,蔡积功劳官至二千石(郡守)。武帝时,官至代国相。元朔五年(前124)为轻车将军,从大将军卫青击匈奴右贤王,有功封乐安侯。元狩二年为丞相。他人材平庸,属于下等里的中等,名声远在广之下,但却封列侯,位至三公。词人这里特别强调李蔡的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一却字尤值得品味,上文略去了的重要内容李广为人在上上,却终生不得封侯,全由此反跌出来,笔墨十分节省。四句只推出李广、李蔡两个人物形象,无须辞费,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楚辞。卜居》)的慨叹已然溢出言表了。按词人年轻时投身于耿京所领导的北方抗金义军,在耿京遇害、义军瓦解的危难之际,他亲率数十骑突入驻扎着五万金兵的大营,生擒叛徒张安国,渡淮南归,献俘行在,其勇武本不在李广之下;南归后又献《十论》、《九议》,屡陈北伐中原的方针大计,表现出管仲、乐毅、诸葛武侯之才,其韬略又非李广元所能及。然而,古来材大难为用(杜甫《古柏行》),如此文武双全的将相之具,竟备受猜忌,屡遭贬谪,时被投闲置散。这怎不令人伤心落泪!因此,词中的李广,实际上是词人的自我写照;为李广鸣不平只是表面文章,真正的矛头是冲着那人妖不分的南宋统治集团来的。
下阕写实,就目前的田园生活抒发感慨,满肚子苦水都托之于诙谐,寓庄于谐。
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二句对仗,工整清新。上下文皆散句,于此安排一双俪句,其精彩如宝带在腰。芸,通耘。笕,本为屋檐上承接雨水的竹管,此处用作动词,谓截断竹管,剖作屋瓦。
既根除园中杂草,又修葺乡间住宅,词人似乎准备长期在此经营农庄,做粮食生产专业户了。于是乃逗出结尾二句:万一朝家举力田,舍我其谁也?朝家,一作朝廷。力田,乡官名,掌管农事。两汉时行推荐制,凡努力耕作、成绩显着者,可由地方官推举担任力田之职。二句言:有朝一日恢复汉代官制,选举力田,看来是非我莫属了!
话说得极风趣,不愧幽默大师,然而明眼人一看即知,这是含着泪的微笑,其骨子里正不知有多少辛酸苦辣。舍我句本出《孟子。公孙丑下》。孟子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虽大言不惭,却充满着高度的政治自信心和历史责任感,说得何等壮观!到得词人手中,一经抽换前提,自负也就变成了自嘲。尽管词人曾说过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见《宋史辛弃疾传》)的话,并不以稼穑为耻,但他平生之志,毕竟还在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旌旗万夫,挥师北伐,平定中原,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词以寄》)呵!岂仅仅满足于做一农业劳动模范呢?读到这最后两句,我们真不禁要替词人发出骥垂两耳兮服盐车(汉贾谊《吊屈原赋》)的叹息了。
南宋腐朽不堪,始困于金,终亡于元,非时无英雄能挽狂澜于既倒,实皆埋没蒿莱之中,不能尽骋其长才。千载下每思及此,辄令人扼腕。惟一切封建王朝,概莫能外,盛衰异时,程度不同而已。观辛弃疾此词,其认识价值就在这一方面。
本篇的写作特色是,上阕使事,就技法而言为曲笔,但从语意上来看则是正面文章;下阕直寻,就技法而言为正笔,但从语意上来看却是在正话反说。一为曲中直,一为直中曲,对映成趣,相得益彰。
又上阕李蔡为人在下中、下阕舍我其谁也,皆整用古文成句(前句,《史记》原文为蔡为人在下中,词人仅增一原文承前省略了的李字),一出于史,一出于经,都恰到好处,后句与万一朝家举力田这样的荒诞语相搭配,尤其显得戏谑而妙不可言。格律派词人视经、史中生硬字面为词中大忌(见沈义父《乐府指迷清真词所以冠绝》),殊不知艺术中自有辩证法在,化腐朽为神奇,只要用得其所,经、史中文句不但可以入词,甚至可以作到全词即因此生辉。本篇就是一个雄辩的例证。
此前词人隐居江西上饶带湖之时,也曾作过一篇与此内容大致相同的《八声甘州夜读〈李广传〉》。该词为长调,末云: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风格颇见苍劲悲凉。本篇则为小令,心境之悲慨不殊,却呈现出旷达乃至玩世不恭的外观。这充分说明,艺术大匠在构思和创作同题材作品时,不仅非常忌讳炒古人的冷饭,并且不屑重复自己,无怪乎在他们的笔下总是充满着五光十色,新鲜活泼。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卜算子咏梅》
作者:毛泽东
原文: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注释:
1、卜算子:词牌名,骆宾王诗用数名,人称卜算子。山谷词似扶着,卖卜算,取卖卜算命的意思。
2、风雨送春归: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翻译:
风雨把春天送归这里,
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来到。
已经是冰封雪冻最寒冷的时候,
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
梅花虽然俏丽,但并不炫耀自己,
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
等到百花盛开的时候,她将会感到无比欣慰。
赏析:
该词是毛泽东读陆游同题词,反其意而作。写于1961年12月,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诗词》。梅花,在中国文人的笔下,往往是人格的象征或意趣的指向。由于审美情趣的差别、吟咏时心绪不一,他们笔下梅花的风姿与味道却各异其趣。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宋代林和靖,这位赏梅爱梅的大隐士就有不断吟唱梅花的诗篇。以妻梅子鹤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毛主席在这里所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的确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中国写梅之诗不计其数,大意境与大调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心服口服。
毛泽东这首词前有引语: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表明了创作契机。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词的起句就以健笔凌云之势,表现出了与陆游明显的不同的胸襟与气魄。风雨、飞雪点出了四季的变化,时间的更替,春归、春到着眼于事物的运动,既给全篇造成了一种时间的流动感,又为下边写雪中之梅作了饱历沧桑的准备,词句挺拔,气势昂扬。
接下来已是悬崖百丈冰一句,描绘出寒冬中梅花严酷的生存环境。但就在逼人的环境和险恶的氛围中,竟然犹有花枝俏。悬崖表明环境是如此险峻,百丈冰显示出寒威如此只酷烈,而梅花就在这冰凝百丈、绝壁悬崖上俏丽地开放着,一个俏字,不仅描画出梅花的艳丽形态,更兀现了梅花傲岸挺拔、花中豪杰的精神气质。作者笔下的梅花充满着自豪感,坚冰不能损其骨,飞雪不能掩其俏,险境不能摧其志,这和陆游笔下寂寞开无主、黄昏独自愁的梅花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结合毛泽东这首词的写字背景看,作者如此地刻画梅花的形象,是有深刻的政治寓意的。那时正值中国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原苏联领导人有挑起中苏论战,对中国施加政治上的、经济上的、军事上的压力,内忧外困,共和国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已是悬崖百丈冰正是那时政治环境的象征。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写这首词本是托梅寄志,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决心,在险恶的环境下决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虽然已是悬崖百丈冰,但犹有花枝俏中国共产党就是傲霜斗雪的梅花。就是那俏丽的花枝。
年复一年,风雨送春归去,但漫天大雪又将春天迎了回来。哪怕县崖峭壁上结下百丈冰棱,面对如此盛大寒冷的冬景,梅花仍然一支独秀,傲然挺拔。诗人当然也依古训,以诗言志,也借梅寄志。就在这高天滚滚寒流急的严峻当口(即:当时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以及反帝、反修的激烈斗争),诗人以隆冬里盛开的梅花勉励自己,劝慰他人,应向梅花学习,在如此险峻的情况下,勇敢地迎接挑战,去展示自己的俊俏。诗人这个俏字用得极好,梅花从未出现这的形象就在这一个字上出现了。这是喜悦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胜利者的形象,当然这不仅是诗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诗人自己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这个俏包含了多少层深刻的含义啊,积极进取、永不屈服。
下片,作者把梅花喻为报春的使者,进一步热情礼赞。英国诗人雪莱在《西风颂》中唱到:严冬已经来临,春天还会遥远吗?严冬中怒放的梅花,正是报春的最早使者,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这种无私无欲的品性,使梅花的形象更为丰满。
最后,作者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作结,将词的境界推向更高一层。春天来临了,人间充满了柔和温暖的气息,悬崖上终于山花烂漫,一片绚丽。梅花以自己的赤诚迎来了灿烂的春天。原来一枝独秀,傲然挺拔的梅花,没有丝毫的妒意,却很欣慰安详地隐于烂漫的春色之中。丛中笑三字,以传神之笔写出了梅花与山花共享春光的喜悦,特别是笑字,写出了梅花的神韵既谦逊脱俗、又豁达大度的精神风采,极大升华了词的艺术境界。在陆游的原词中,梅花是遭群芳妒的,与众花是对立的,且以香如故自命清高,表现了他孤芳自赏、离群索居的情绪。该词的结尾,突出梅花丛中笑的风度,从自喻的角度看,内含是他的人格志趣的外化物;再进一步引申,则表现了共产党人斗争在前,享受在后的崇高美德和奉献精神。
这首咏梅词,结构精致和谐,在塑造梅花形象时,上片重点写背景,以背景反衬对象,使梅花具有铮铮铁骨和挑战精神;下片则浓墨重彩写对象,突出梅花甘愿隐于百花之中的情操,使梅花具有明媚开朗至刚无欲的品格。一个俏字,成为过渡的桥梁,使词的境界浑然天成。
卜算子·相思似海深乐婉卜算子相思似海深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
要见无因见,拚了终难拚。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赏析】
明陈耀文《花草粹编》卷二,引宋杨湜《古今词话》(原书已佚)云:杭妓乐婉与施酒监善,施尝赠以词云:相逢情便深,恨不相逢早。识尽千千万万人,终不似、伊家好。别你登长道,转更添烦恼。楼外朱楼独倚栏,满目围芳草。于是,乐婉答以本词。
这是情侣临别之际互相赠称之词。体味词情,则此一别,似乎不仅是远别,而且可能是诀别。显然不同于寻常别离之作。明梅鼎祚《青泥莲花记》(卷十二)、赵世杰《古今女史》(卷十二)、清周铭《林下词选》(卷五)及徐?《词苑丛谈》(卷七)等书,也都著录了此词,可见历来受到人们的注意。
赠、答皆用《卜算子》调。上下片两结句(赠词下结除外),较通常句式增加了一个字,化五言为六言句,于第三字顿,遂使这个词调一气流转的声情,增添了顿宕波峭之致。
乐婉此词直抒胸臆,明白如话,正是以我手写我心,也许,干脆就是直接唱出口的。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临别之前,却从别后况味说起,起句便奇。灵心善感的女词人早已充分预感到,一别之后,痛苦的相思将如沧海一样深而无际,美好的往事则将象云一样杳不可即。唯其善感如此,便不能不紧紧把握住这将别而未别的时刻不放。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流尽了千千万万行的泪,留不住从此远逝的你,反使我、愁肠寸断!上一句势若江河,一泻无馀,下二句一断一续,正如哽咽。诀别的时刻最终还是来临了。女词人既道尽别后的痛苦,临别的伤心,似乎已无可再言。殊不知,下片是奇外出奇,奇之又奇。
要见无因见,拚了终难拚。要重见,无法重见。与其仍抱无指望的爱,真不如死了这条心。可是,真要死了这条心又哪能死得了!人生到此,道路已断,直是绝望矣。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有情人而成不了眷属,莫非果真是前生无缘?果真是前生无缘,则今生休矣。可是,今生虽休,更有来生,待我俩来生来世再结为夫妻吧!绝望之中,发一大愿,生出一线希望。此一线希望,真是希望耶?抑直是绝望耶?诚难分辨。唯此一大愿,竟长留天壤。
全词戋戋短幅,然而,一位至性真情、豪爽果决的女性形象,却活脱跃然纸上。以泪滴千千万万行之人,以绝不可能拚了之情,而直道出拚了之一念,转念更直说出终是难舍,如此种种念头,皆在情理之中。但在别人则未必能言,而她却能直言不讳。此非性格豪爽果决而何?至于思旧事如天远,要重见无因见,待重结、来生愿,若非至性真情之人,又岂能道得出耶?
全词一滚说尽,但其意蕴仍觉有馀不尽。以一位风尘中女子,而能留得此一段奇情异采,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其奥秘正在于词中道出了古往今来爱情之真谛:生死而不渝。此是词中之高致。中国古人之贤者,小而对于个人爱情,大而对于民族文化,皆能抱一种忠实之态度,即使当其不幸而处于绝望之境地,生死之难关,也能体现出一种生死不渝之精神。唯其有此一种精神,小而至于个人爱情,才能够心心相印,肝胆相照;大而至于民族文化,才能够绵延不绝,生生不已。两者事有大小之别,实则具一共通之义。乐婉此词虽为言情小令,然其可喻之旨则又大矣。
《卜算子漫兴》
作者:辛弃疾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
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
万一朝家举力田,舍我其谁也?
赏析:
这首词被邓广铭收集在《稼轩词编年笺注》(编于光宗绍熙五年至宁宗嘉泰二年之间),这时辛弃疾正处于人生的低潮时期:因遭小人算计诬陷而被罢去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官职,赋闲在江西铅山县期思渡附近的瓢泉别墅。这首《卜算子》就是他这时写成的。
上阕用典,全从《史记。李将军列传》化出,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西汉名将李广四十余年中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英名远播,被匈奴人称为飞将军。小令篇制有限,不可能悉数罗列这位英雄的传奇故事,因此词人只剪取了史传中最精彩的一个片断:汉武帝元光六年(前129),李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广军败被擒。匈奴人见广伤病,遂于两马间设绳网,使广卧网中。行十余里,广佯死,窥见其傍有一胡儿(匈奴少年)骑的是快马,乃腾跃而上,推堕胡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归汉。匈奴数百骑追之,广引弓射杀追骑若干,终于脱险。斯人于败军之际尚且神勇如此,当其大捷之时,英武又该如何?司马迁将此事写入史传,可谓善传英雄之神。作者从浩潮以史料中选取这一片断,是见其匠心独运。
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史记》叙李广事,曾以其堂弟李蔡作为反衬。词人即不假外求,一并拈来。蔡起初与广俱事汉文帝。景帝时,蔡积功劳官至二千石(郡守)。武帝时,官至代国相。元朔五年(前124)为轻车将军,从大将军卫青击匈奴右贤王,有功封乐安侯。元狩二年为丞相。他人材平庸,属于下等里的中等,名声远在广之下,但却封列侯,位至三公。词人这里特别强调李蔡的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一却字尤值得品味,上文略去了的重要内容李广为人在上上,却终生不得封侯,全由此反跌出来,笔墨十分节省。四句只推出李广、李蔡两个人物形象,无须辞费,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楚辞。卜居》)的慨叹已然溢出言表了。按词人年轻时投身于耿京所领导的北方抗金义军,在耿京遇害、义军瓦解的危难之际,他亲率数十骑突入驻扎着五万金兵的大营,生擒叛徒张安国,渡淮南归,献俘行在,其勇武本不在李广之下;南归后又献《十论》、《九议》,屡陈北伐中原的方针大计,表现出管仲、乐毅、诸葛武侯之才,其韬略又非李广元所能及。然而,古来材大难为用(杜甫《古柏行》),如此文武双全的将相之具,竟备受猜忌,屡遭贬谪,时被投闲置散。这怎不令人伤心落泪!因此,词中的李广,实际上是词人的自我写照;为李广鸣不平只是表面文章,真正的矛头是冲着那人妖不分的南宋统治集团来的。
下阕写实,就目前的田园生活抒发感慨,满肚子苦水都托之于诙谐,寓庄于谐。
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二句对仗,工整清新。上下文皆散句,于此安排一双俪句,其精彩如宝带在腰。芸,通耘。笕,本为屋檐上承接雨水的竹管,此处用作动词,谓截断竹管,剖作屋瓦。
既根除园中杂草,又修葺乡间住宅,词人似乎准备长期在此经营农庄,做粮食生产专业户了。于是乃逗出结尾二句:万一朝家举力田,舍我其谁也?朝家,一作朝廷。力田,乡官名,掌管农事。两汉时行推荐制,凡努力耕作、成绩显着者,可由地方官推举担任力田之职。二句言:有朝一日恢复汉代官制,选举力田,看来是非我莫属了!
话说得极风趣,不愧幽默大师,然而明眼人一看即知,这是含着泪的微笑,其骨子里正不知有多少辛酸苦辣。舍我句本出《孟子。公孙丑下》。孟子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虽大言不惭,却充满着高度的政治自信心和历史责任感,说得何等壮观!到得词人手中,一经抽换前提,自负也就变成了自嘲。尽管词人曾说过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见《宋史辛弃疾传》)的话,并不以稼穑为耻,但他平生之志,毕竟还在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旌旗万夫,挥师北伐,平定中原,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词以寄》)呵!岂仅仅满足于做一农业劳动模范呢?读到这最后两句,我们真不禁要替词人发出骥垂两耳兮服盐车(汉贾谊《吊屈原赋》)的叹息了。
南宋腐朽不堪,始困于金,终亡于元,非时无英雄能挽狂澜于既倒,实皆埋没蒿莱之中,不能尽骋其长才。千载下每思及此,辄令人扼腕。惟一切封建王朝,概莫能外,盛衰异时,程度不同而已。观辛弃疾此词,其认识价值就在这一方面。
本篇的写作特色是,上阕使事,就技法而言为曲笔,但从语意上来看则是正面文章;下阕直寻,就技法而言为正笔,但从语意上来看却是在正话反说。一为曲中直,一为直中曲,对映成趣,相得益彰。
又上阕李蔡为人在下中、下阕舍我其谁也,皆整用古文成句(前句,《史记》原文为蔡为人在下中,词人仅增一原文承前省略了的李字),一出于史,一出于经,都恰到好处,后句与万一朝家举力田这样的荒诞语相搭配,尤其显得戏谑而妙不可言。格律派词人视经、史中生硬字面为词中大忌(见沈义父《乐府指迷清真词所以冠绝》),殊不知艺术中自有辩证法在,化腐朽为神奇,只要用得其所,经、史中文句不但可以入词,甚至可以作到全词即因此生辉。本篇就是一个雄辩的例证。
此前词人隐居江西上饶带湖之时,也曾作过一篇与此内容大致相同的《八声甘州夜读〈李广传〉》。该词为长调,末云: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风格颇见苍劲悲凉。本篇则为小令,心境之悲慨不殊,却呈现出旷达乃至玩世不恭的外观。这充分说明,艺术大匠在构思和创作同题材作品时,不仅非常忌讳炒古人的冷饭,并且不屑重复自己,无怪乎在他们的笔下总是充满着五光十色,新鲜活泼。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咏梅》
作者:毛泽东
原文: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注释:
1、卜算子:词牌名,骆宾王诗用数名,人称卜算子。山谷词似扶着,卖卜算,取卖卜算命的意思。
2、风雨送春归: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翻译:
风雨把春天送归这里,
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来到。
已经是冰封雪冻最寒冷的时候,
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
梅花虽然俏丽,但并不炫耀自己,
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
等到百花盛开的时候,她将会感到无比欣慰。
赏析:
该词是毛泽东读陆游同题词,反其意而作。写于1961年12月,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诗词》。梅花,在中国文人的笔下,往往是人格的象征或意趣的指向。由于审美情趣的差别、吟咏时心绪不一,他们笔下梅花的风姿与味道却各异其趣。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宋代林和靖,这位赏梅爱梅的大隐士就有不断吟唱梅花的诗篇。以妻梅子鹤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毛主席在这里所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的确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中国写梅之诗不计其数,大意境与大调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令人叹为观止,心服口服。
毛泽东这首词前有引语: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表明了创作契机。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词的起句就以健笔凌云之势,表现出了与陆游明显的不同的胸襟与气魄。风雨、飞雪点出了四季的变化,时间的更替,春归、春到着眼于事物的运动,既给全篇造成了一种时间的流动感,又为下边写雪中之梅作了饱历沧桑的准备,词句挺拔,气势昂扬。
接下来已是悬崖百丈冰一句,描绘出寒冬中梅花严酷的生存环境。但就在逼人的环境和险恶的氛围中,竟然犹有花枝俏。悬崖表明环境是如此险峻,百丈冰显示出寒威如此只酷烈,而梅花就在这冰凝百丈、绝壁悬崖上俏丽地开放着,一个俏字,不仅描画出梅花的艳丽形态,更兀现了梅花傲岸挺拔、花中豪杰的精神气质。作者笔下的梅花充满着自豪感,坚冰不能损其骨,飞雪不能掩其俏,险境不能摧其志,这和陆游笔下寂寞开无主、黄昏独自愁的梅花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结合毛泽东这首词的写字背景看,作者如此地刻画梅花的形象,是有深刻的政治寓意的。那时正值中国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原苏联领导人有挑起中苏论战,对中国施加政治上的、经济上的、军事上的压力,内忧外困,共和国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已是悬崖百丈冰正是那时政治环境的象征。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写这首词本是托梅寄志,表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决心,在险恶的环境下决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虽然已是悬崖百丈冰,但犹有花枝俏中国共产党就是傲霜斗雪的梅花。就是那俏丽的花枝。
年复一年,风雨送春归去,但漫天大雪又将春天迎了回来。哪怕县崖峭壁上结下百丈冰棱,面对如此盛大寒冷的冬景,梅花仍然一支独秀,傲然挺拔。诗人当然也依古训,以诗言志,也借梅寄志。就在这高天滚滚寒流急的严峻当口(即:当时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以及反帝、反修的激烈斗争),诗人以隆冬里盛开的梅花勉励自己,劝慰他人,应向梅花学习,在如此险峻的情况下,勇敢地迎接挑战,去展示自己的俊俏。诗人这个俏字用得极好,梅花从未出现这的形象就在这一个字上出现了。这是喜悦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胜利者的形象,当然这不仅是诗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诗人自己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这个俏包含了多少层深刻的含义啊,积极进取、永不屈服。
下片,作者把梅花喻为报春的使者,进一步热情礼赞。英国诗人雪莱在《西风颂》中唱到:严冬已经来临,春天还会遥远吗?严冬中怒放的梅花,正是报春的最早使者,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这种无私无欲的品性,使梅花的形象更为丰满。
最后,作者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作结,将词的境界推向更高一层。春天来临了,人间充满了柔和温暖的气息,悬崖上终于山花烂漫,一片绚丽。梅花以自己的赤诚迎来了灿烂的春天。原来一枝独秀,傲然挺拔的梅花,没有丝毫的妒意,却很欣慰安详地隐于烂漫的春色之中。丛中笑三字,以传神之笔写出了梅花与山花共享春光的喜悦,特别是笑字,写出了梅花的神韵既谦逊脱俗、又豁达大度的精神风采,极大升华了词的艺术境界。在陆游的原词中,梅花是遭群芳妒的,与众花是对立的,且以香如故自命清高,表现了他孤芳自赏、离群索居的情绪。该词的结尾,突出梅花丛中笑的风度,从自喻的角度看,内含是他的人格志趣的外化物;再进一步引申,则表现了共产党人斗争在前,享受在后的崇高美德和奉献精神。
这首咏梅词,结构精致和谐,在塑造梅花形象时,上片重点写背景,以背景反衬对象,使梅花具有铮铮铁骨和挑战精神;下片则浓墨重彩写对象,突出梅花甘愿隐于百花之中的情操,使梅花具有明媚开朗至刚无欲的品格。一个俏字,成为过渡的桥梁,使词的境界浑然天成。
卜算子·相思似海深
乐婉卜算子相思似海深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
要见无因见,拚了终难拚。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赏析】
明陈耀文《花草粹编》卷二,引宋杨湜《古今词话》(原书已佚)云:杭妓乐婉与施酒监善,施尝赠以词云:相逢情便深,恨不相逢早。识尽千千万万人,终不似、伊家好。别你登长道,转更添烦恼。楼外朱楼独倚栏,满目围芳草。于是,乐婉答以本词。
这是情侣临别之际互相赠称之词。体味词情,则此一别,似乎不仅是远别,而且可能是诀别。显然不同于寻常别离之作。明梅鼎祚《青泥莲花记》(卷十二)、赵世杰《古今女史》(卷十二)、清周铭《林下词选》(卷五)及徐?《词苑丛谈》(卷七)等书,也都著录了此词,可见历来受到人们的注意。
赠、答皆用《卜算子》调。上下片两结句(赠词下结除外),较通常句式增加了一个字,化五言为六言句,于第三字顿,遂使这个词调一气流转的声情,增添了顿宕波峭之致。
乐婉此词直抒胸臆,明白如话,正是以我手写我心,也许,干脆就是直接唱出口的。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临别之前,却从别后况味说起,起句便奇。灵心善感的女词人早已充分预感到,一别之后,痛苦的相思将如沧海一样深而无际,美好的往事则将象云一样杳不可即。唯其善感如此,便不能不紧紧把握住这将别而未别的时刻不放。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流尽了千千万万行的泪,留不住从此远逝的你,反使我、愁肠寸断!上一句势若江河,一泻无馀,下二句一断一续,正如哽咽。诀别的时刻最终还是来临了。女词人既道尽别后的痛苦,临别的伤心,似乎已无可再言。殊不知,下片是奇外出奇,奇之又奇。
要见无因见,拚了终难拚。要重见,无法重见。与其仍抱无指望的爱,真不如死了这条心。可是,真要死了这条心又哪能死得了!人生到此,道路已断,直是绝望矣。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有情人而成不了眷属,莫非果真是前生无缘?果真是前生无缘,则今生休矣。可是,今生虽休,更有来生,待我俩来生来世再结为夫妻吧!绝望之中,发一大愿,生出一线希望。此一线希望,真是希望耶?抑直是绝望耶?诚难分辨。唯此一大愿,竟长留天壤。
全词戋戋短幅,然而,一位至性真情、豪爽果决的女性形象,却活脱跃然纸上。以泪滴千千万万行之人,以绝不可能拚了之情,而直道出拚了之一念,转念更直说出终是难舍,如此种种念头,皆在情理之中。但在别人则未必能言,而她却能直言不讳。此非性格豪爽果决而何?至于思旧事如天远,要重见无因见,待重结、来生愿,若非至性真情之人,又岂能道得出耶?
全词一滚说尽,但其意蕴仍觉有馀不尽。以一位风尘中女子,而能留得此一段奇情异采,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其奥秘正在于词中道出了古往今来爱情之真谛:生死而不渝。此是词中之高致。中国古人之贤者,小而对于个人爱情,大而对于民族文化,皆能抱一种忠实之态度,即使当其不幸而处于绝望之境地,生死之难关,也能体现出一种生死不渝之精神。唯其有此一种精神,小而至于个人爱情,才能够心心相印,肝胆相照;大而至于民族文化,才能够绵延不绝,生生不已。两者事有大小之别,实则具一共通之义。乐婉此词虽为言情小令,然其可喻之旨则又大矣。
李之仪卜算子
《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注释:
1、卜算子:词牌名。北宋时盛行此曲。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
2、思:想念,思念。
3、休:停止。
4、已:完结,停止。
5、定:此处为衬字。在词规定的字数外适当地增添一二不太关键的字词,以更好地表情达意,谓之衬字,亦称添声。
翻译:
我居住在长江上游,
你居住在长江下游。
天天想念你却见不到你,
共同喝着长江的水。
长江之水,悠悠东流,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止,
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
只希望你的心思像我的意念一样,
就一定不会辜负这互相思念的心意。
赏析:
这首小令仅四十五字,却言短意长。全词围绕着长江水,表达男女相爱的思念和分离的怨愁。上片写相离之远与相思之切。用江水写出双方的空间阻隔和情思联系,朴实中见深刻。下片写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用江水之悠悠不断,喻相思之绵绵不已,末以己之钟情期望对方,挚着恋情,倾口而出。全词处处是情,层层递进又回环往复,短短数句却感情起伏,语言明白如话,感情热烈而直露,很具乐府民歌风味。
古诗绝句就是这样经典,凝练,内心顿生无限的情怀。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绝句和古诗吗,请欣赏绝句漫兴诗句。
形容人命运坎坷的成语如下所示:
1、时运不济
时机和命运不佳。老舍《老张的哲学》第二九:有一次他替一位病妇半夜里去请医生,医生困眼朦胧的下错了药,而人们全埋怨赵四~至于把有名的医生连累的下错了药!
2、流年不利
流年:旧时算命看相的人称一年中所行之“运”;利:吉利。指人长年里处于不吉利的状态。谓时运不佳。明·冯梦龙《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想是我流年不利,故此没福消受,以至如此。”
3、千辛万苦
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邹韬奋《抗战以来·热烈爱国的千万侨胞》:侨胞的金钱不是容易得到的,是由于他们胼手胝足,千辛万苦,省吃俭用,积累起来的。
4、饱经风霜
饱:充分;经:经历;风霜: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冯德英《苦菜花》第一章:人们那被晒黑的饱经风霜的脸上,显出严肃而紧张的神情。
5、如牛负重
象牛背着学生的东西一样。比喻生活负担极重。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荒时暴月,向亲友乞哀告怜,借得几斗几升,敷衍三日五日,债务丛集,如牛负重。”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善吉测八字算命和辛弃疾 卜算子·漫兴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