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关于柳州的历史故事余姚地方戏曲是什么百越时期
柳州位于先秦时期的百越之地,相关的有西瓯越,南越等百越分支。柳州的蛮王城遗址处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距今约4000年。
秦朝时期
前219年,秦始皇命屠雎为统帅,发兵五十万,开始进行长期的秦攻百越之战,与译吁宋、桀骏率领的西瓯军遭遇,第一次战争付出惨重代价,屠雎身亡。灵渠修通后,发动第二次战争,于公元前214年最终深入岭南,现在的柳州地方隶属秦桂林郡,但秦政权对地方控制力并不强。
南越国时期
秦朝灭亡后,该地区成为原秦将领及越人建立的南越国的一部分(建国时间约在公元前204年)。南越国的统治持续了近百年时间。
汉朝时期
汉武帝时,路博德率军进行了汉平南越之战(公元前112年),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冬,灭南越国,同年在现在柳州的地方建城,称之为潭中县属郁林郡。地方则主要由当地人管辖,土司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清“改土归流”时期柳州九头山汉墓为这一时期代表。出土了40多枚汉武帝和汉宣帝五铢钱,是柳州最早的货币贸易证物。铁锸和铁条表明潭中县已进入铁器农具时期。出土的琉璃饰品有可能来自东南亚或印度东海岸,从合浦登陆,经南流江、北流江西上柳江进口。
古代史
三国时期
三国孙吴凤凰三年(274年)以郁林郡分出桂林郡,潭中县属桂林郡。三国时期,潭中县以西,今桂西境唯一的县城定周(今宜州市)撤消建制,红水河流域和今龙、融两江流域即今柳州地区和河池地区的桂西北,就完全没有封建王朝的地方行政建制。这标志着桂西北少数民族和汉化程度较高的桂东以至中原的经济交流进入了波谷时期。
西晋时期
太康三年(282年)潭中县从县治所升为桂林郡治所。
南北朝时期
南朝齐(479─502年),从潭中县辖地分置齐熙郡。南朝梁大同六年(540年)后为潭中县治马平郡治所。
隋朝时期
开皇11年(591年),潭中县改为桂林县,后又改为马平县。大业元年(605年),马平县属桂林郡。大业三年(607年),属始安郡。
唐朝时期
唐武德四年(621年),马平县为昆州治所,后昆州又改为南昆州,属岭南道。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名为龙城郡。乾元元年(758年),龙城郡复名柳州,并沿用至今。唐太宗时期,开通了桂州经现在柳州到邕州的买马路,据《元和郡县志》记载:桂州至柳州530里,柳州至严州(来宾县)200里,严州至宾州190里,宾州至邕州(南宁)245里。武则天时期又在临桂相思埭开辟了桂柳运河,沟通湘江经漓江、洛清江到柳州的水路。柳州以唐代古文运动发起人,改革家柳宗元(773年-819年)闻名,当时在市中心建有纪念柳宗元的柳侯祠,衣冠冢,罗池,现存唐开元寺遗址等遗迹。当时经济依然以农业为主。
北宋时期
坊间围墙拆除,商贩摊点深入到民居,民居也扩散到城厢各处。柳江上游的龙江以及融江地区之间的大量木材沿江而下于柳州集散,大中祥符间(1008—1016年),皇室修玉清、昭应等道宫,列举所用各地木材8种,其中就有柳州杉木。柳州木制品从此闻名于世,成为后来柳州棺材相关谚语:“穿在苏州,玩在杭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产生的历史背景。1052年-1053年,柳州短暂被侬智高军控制。之后北宋政府在今三江、融水、罗城和南丹、河池、宜州等地设有博易场(贸易市场),山区土特产特别是木材大量外销。《宋会要辑稿》就有融州王口寨大宗板木水运到柳州的记载。柳布行销各地。柳江沿岸曾建有青瓷窑,可能曾销往东南亚。柳城大埔有坡式龙窑群。柳州城下码头除了运载宜州地区的铅、锡矿,可能还有瓷器销售到海外市场。马鞍山下灵泉寺“来栖之士,指以千计。”,意味着住宿等服务业的发展。
南宋及元朝时期
唐宋诸多迁柳官员的到来为柳州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南宋丞相吴敏、王安石(南宋)、汪伯彦都曾在柳州居住。宋代城南建有驾鹤书院。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为防范蒙古骑兵的冲击,宋朝将州官署从柳州城搬迁到西北面偏离桂邕大道的柳城县,此后经元朝一代共百年时间是柳州历史上第一次大的衰落。元皇朝大大强化了驿道的管理,桂林到马平县城的陆路驿站有东泉驿等4个,水路驿站经洛清江有苏桥、大石、横塘、旧县等5个,主要为军事需要,但对地方经济交流也有一定推动作用。
明朝时期
明洪武元年(1368年),柳州更名柳州府,府官署从柳城迁回马平县,马平县从宋代以前的州治所上升为府治所,柳州再次成为统辖二州十县的府署驻在地。洪武十二年(1379年)明政府扩建柳州城垣,城高旧制一文八尺,城东西长三华里,南北宽二里,即今城中区南半部到柳江北岸坡上范围之内,环城布有东、北、西、镇南、靖南共五个城门,现存柳州镇南门古城墙及清代重修的柳州东门城楼一段。诗云:壶城明初建,得名因形模,丽江凡四折,如环抱城郭。于是壶城和龙城,并为柳州之别称。明代的中晚期,柳州步入了粤西盛郡的发展阶段。葡萄牙商人曾从广州买桐油运往欧洲,很可能为柳州产品。明代著名人物有柳州八贤等。明末,出逃的明朝皇帝南下柳州,清明两朝在柳北一带长达数十年的拉锯战使得柳州遭受重大损失。
清朝时期
清朝平定南明后,相对的稳定使得柳州城成为广东,贵州和湖南间的贸易中心,今鱼峰区太平街一带就有的太平圩,槎山圩,喇堡圩,上汀圩和思浪圩等。清雍正十年(1732年),柳州设古州运馆,办理柳古(今贵州榕江县)间航运之仓挽运业务。柳州主要向南方输送木材,粮食,并向北运盐。当时在今柳州高中内建立了粤东会馆,今景行小学内建立了湖南会馆,十二中今群众艺术馆有江西会馆,今柳州剧场附近的福建会馆,和今青云路近樵家巷处庐陵会馆等,柳州的商业地位在当时达到了一个高峰。当时柳州城内出现了大量表现行业特色的地名,意味着城市手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清朝末期
随着广西多个城市被开辟为通商口岸,梧州辟为通商口岸之后(1887年),中国大西南物产经西江东下珠江出口大量增加,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就有桂富、柳平两艘商业轮船行驶柳梧航线。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法国以柳州发生陆亚发会党起义事件,需要保护商民为由,驻兵柳州。南宁辟为商埠的当年(1907年),香港英商天和洋行先后派出电龙、电马等8艘客轮船行梧邕、梧柳线;翌年,又将所代理的美商利国号等4艘客轮投入梧州线运输。这一年,又有法国兵轮“亚居士”号由郁江驶至柳州。大量洋纱涌进,柳州农村出现离开农业生产而从事纺纱的专业户。同时,本地蚕丝出口走俏。在柳州知府杨道霖时期(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十月至宣统元年(1909年)十一月任),柳州兴起办实业的风潮,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试图成立柳州官银号,但不能与外资竞争,未成。五月初一日,成立柳州商务总会。合资试办华兴改良植木公司,至香港购办锯木、起重机器,依照先进技术锯办木材运出,分销广州、香港、上海、天津等埠。
民国初年
军阀混战时期,桂系在柳州大力发展金融业和制造业,但柳州曾于1928年遭受巨大火灾,半城被烧毁。后拆除了大部分明代城墙,开建马路。当时广西省主席黄绍竑原策划1928年将省会迁至柳州,在柳州大兴城市建设,并在规划中将鱼峰路作为新柳州的中心,在大龙岭兴建了会展中心;三十米宽的鱼峰路时为广西第一路;辐射出的东大路,正南路等甚为繁华。三十年代,由于蒋桂战争,柳州错失了成为省会的最好一次机会,但1937年时,在鸡喇的广西机械厂制作出了柳州历史上第一辆军用战斗机。
全面抗日战争时期
西南重镇柳州成为抗日的大后方,柳州曾为韩国临时政府驻地(1938年11月~1939年5月)。武汉,广州失守后,柳州不断遭到日机的空袭。1939年柳江铁桥开始建设,次年完成,和黔桂铁路一道奠定了柳州西南地区交通中心的地位。1942年12月9日起,原越南共产党主席胡志明曾被国民党当局关押在柳州蟠龙山扣留所旧址,不久被押往桂林,1943年1月又被押回柳州关押在此,直到1943年9月被释放。1943年至1944年胡志明经常与越南革命同盟会的各党派负责人在柳州现乐群社旧址会面及讨论工作。
豫湘桂战役及日军占领时期
1944年春,为打通从东北到越南的大陆交通线,日军发动了豫湘桂战役。桂柳会战之后,桂林、柳州相继被日军占据。1944年11月至1945年6月,柳州曾被日军占领。抗战时期柳州城区遭受了大规模的破坏和焚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日本政府建交时放弃了对日赔款,不反对个人对日索赔。相应的从1979年到2004年,整个广西壮族自治区共接受了日元无偿援助:42.03亿日元,以当时人口计算人均约280日元,日元协议贷款额:2177.92亿日元,人均约14500日元,及部分技术交流。注意,因为各个时期日元实际价值不一致,真实值需要另外统计,这里为各时期的直接加和,而且日本政府也声明并非战争赔款。)
民国政府统治末期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衡宝战役之后,桂系和国民党政府控制的军队18万余人收缩广西,11月25日,第四野战军三十九军三四三团从沙塘方面进入并占领柳州。12月19日,柳州市人民政府成立,魏伯任首任柳州市市长。
明代著名戏曲家叶宪祖、在戏曲评论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吕天成等,均出生在余姚;戏曲“四大声腔”,余姚占了一腔,谓“余姚腔”;又有地方戏曲灯班、花鼓戏,有鹦歌戏、姚滩、姚剧,还有越剧、绍剧、京剧、高腔、调腔等外来戏班盛行,尤其是越、绍剧扎根开花。凡此种种,余姚真可谓戏曲之乡。古时姚城戏曲活动频繁,一年之中差不多有半年以上的时间可以看到,各种戏曲较集中于三、四、九月。俗语:“锣鼓响、脚底痒”,只要脚头勤,一年到头可看戏。
正月“灯头戏”。据《余姚县志》载:“正月十三至十八为灯节,邑庙演戏,城乡大姓宗祠复设影堂,张灯设供,罗列珍玩,杂奏音乐,游人澈夜”。余姚灯头会起于南宋,主要有两种,一是用大红绸缎绷在木框上,绣上四时名花;二是“玻璃彩灯”,请画师在四角玻璃灯上描出各种戏文人物,张挂于宗祠大门及各室。朱、邵大姓宗祠还请城区四郊的堕民唱班坐唱戏文,有高腔、调腔、绍兴戏,有的请大班子演戏,此曰“灯头戏”。
三月“庙会戏”。“三月十二至二十日,礼拜之会,分为数十社,每社数十百人,鸣金曳帜而唱佛号”。庙会迎巡东岳神,各神庙演戏敬神,曰:“庙会戏”,亦叫“礼拜戏”。迎神赛会中的高抬阁、高跷、报马,都是扮饰戏文人物的活动。
四月“甲戏”。县志载:“四月分南北两城赛神,尽一月而罢”。当时城区分设十八甲,或每甲、或五甲联合,商号、富户出资演戏,要演一个月,曰“甲戏”。四月正值农忙,民谚曰“城里锣鼓敲穿,农民背脊朝天”。
“牛太平戏”。四月二十左右,有人发起在关帝庙做戏谢牛,曰“牛太平戏”。向富巷一带农民兜钱,每头耕牛三角五角不等,作请戏班费用。
“神庙戏”。一般按各庙菩萨生辰日期,或前后演戏。五月十三至十八,叫关帝殿庙会,演戏敬神。有一年,曾有京剧名角“两盏灯”主演《贵妃醉酒》。
“龙戏”。抗旱迎龙王神,演戏谢龙曰“龙戏”或叫“龙王戏”。
中元节演《目莲戏》,也叫“昏戏”。《目莲戏》是一种很古老的戏,余姚流传的是绍兴《目莲戏》,仅是浙东的一个支脉。从七夕开始一直演到十五日为止。主要搬演《目莲救母》。据明刊本《目莲救母》戏文中,还有跳和合、跳钟馗、跳虎、舞鹤、哑背疯、跳八戒、白猿开路等民间歌舞小戏曲。余姚《目莲戏》从天傍黑开始,演到无常骂狗,东方发白,戏演一整夜,内容也是以《目莲救母》为“轴”心,插入科浑杂戏,比如结合傅湘做寿,敷衍“十不许”、“戏中串戏”、“哑背疯”等歌舞科浑节目;围绕刘氏焚庙、插入“叠罗汉”、“耍刀”、“窜刀”等杂耍表演;赵氏寻死,就出女吊;刘氏病亡,就跳无常等等。有一年,南门头做昏戏,演《三上吊》,扮演吊死鬼的演员,跃上快马,飞跑到白山头乱葬坟滩去扮脸,扮好鬼脸飞奔回舞台,后面紧跟十几个手拿铛叉的汉子追赶,这叫“抢脸”。舞台上大开绿灯,判官高举招魂牌,小鬼手执铛叉“啷啷”作响。阴森森毛骨悚然,小孩禁看。
“太平戏”。有时人家失火,要演戏敬火神,俗称“火烧戏”。由绍兴大班或调腔班演《水擒庞德》。又每当夏秋季节,“瘟疫流行”,要演戏请神。均统称为“太平戏”。
八月十八大潮汛,牌轩下快船埠头,演过调腔《五毒鎚》,在河边搭戏台,台的一半在河面上,一半在岸上,这叫“河台”。
九月十二日,南北两城秋赛,迎城隍神。距今约八十年前,郑巷有个叫徐乾麟的,在上海开模范工厂,人称“海派”,出资大修城隍庙,竣工后,请来宁波京班筱毛豹主演全部《狸猫换太子》,曰“开光戏”。每年九月十二庙会,演庙会戏,绍兴大班演过《战荥阳》。
十月廿二日,绪山庙庙会,调腔班演过全部《封神榜》。
“堂戏”。冬至前后,城乡祠庙鼓乐演戏,名曰“堂戏”,亦称“冬至戏”。有一年保庆庙,由调腔班演出《西厢记》。
“愿戏”。民间俗语“穷算命,富烧香”,比如家里人生病,到“五圣殿”(班竹园后面,即第一公墓下去)求神许愿,病愈敬戏一台,曰“愿戏”。
其他还有青苗期间演“青苗戏”、封山、判山等,演“禁山戏”、“判山戏”等等,名目繁多。
古时演出舞台有两种:一是祠庙里的古式戏台;一是临时搭的草台。城隍庙里有座古式戏台,庙宇坐北朝南,从南进大门,就是戏台,台北是天井,两边是宽阔的长廊,廊上面是“看楼”,设妇女专座,天井北面是供奉神像的大殿,台口朝大殿。戏台有两排各四根大圆柱或石柱为骨架(四根在前台,四根在后台),骨架上有横梁,上面是拱形戏台顶,画龙雕凤,极为讲究。戏台三面凌空,观众从三面都可看戏。
余姚城区的演出点,据不完全调查,有以下多处:西石山路、关帝庙(第一山)、接官亭(龙泉寺口)、牌轩下、恩荣祠(机关幼儿园旧址)、虞宦街口、邬家道地、邵家花园、邵氏宗祠、候青门、火车站处、南门头、保庆庙、四庆堂(巍星菜场对面)、石巍桥、徐氏宗祠、白山庙等等。当时郊区有俗语:“火烧城里市(指夜里灯头戏),晒煞石巍桥(演戏天旱)、淹死四庆堂(演戏天多雨)。”
来姚演戏的戏班数绍剧最多,在上述地点经常演出,绍兴大班全盛时期,共有十多个舞台,最有名的是五行舞台,集中各行当名角,以后分为同春、新民、同兴、易风四团。一批名优的拿手戏,成了余姚戏迷的闲谈佳话。如二花脸汪筱奎主演《打太庙》、《打半山》、有名的“三步满台转”;老生吴昌顺的拿手戏《宝莲灯》;老生陆长胜、筱昌顺合演的《渔樵会》、《香罗带》;老生陈鹤皋主演《龙虎斗》、《双贵图》;王桂发主演《罗成叫关》;大倌花旦筱玲珑主演《龙凤锁》;人称廿七老外的胡廿七主演《松鹰图》、《双玉壶》;筱凤彩主演《挂玉带》等。
旧时大戏班演戏,每晚正戏开演前有个“老规矩”。先“闹头场”,闹场前后把绣有“××舞台”的绣花桌围围在“半仙桌”边,并从台里端到台口正中、闹完头场,把半桌放回原处。即放在披有“椅帔”的两把太师椅之间,接着细吹细打“闹二场”。“头场敲来闹,二场敲过调”。老规矩先调“三跳”,“三跳”均戴面具,不唱光舞,一是“跳财神”,大锣大鼓声中,财神端着长方形漆盘,内装一只大金元宝,舞很风趣,大元宝向观众一亮,即藏怀里,舞毕把盘放在半桌上。二是跳“天官赐福”,在小锣小钹声中,“跳白面”的“天官”手执朝笏,稍舞片刻,从宽袍大袖中取出一个绣花绸缎卷轴(宽约尺许,长约二三尺,内绣吉祥词语),用手一抖向观众亮出“国泰民安”,再一抖亮出“风调雨顺”,再一抖“大家发财”等,舞毕,将卷轴压在半桌上的元宝盘下。三是“跳魁星”,用长号配大锣大鼓,魁星手执一支笔和“魁星斗”舞跳,俗称“魁星点状元”。“三跳”时,当地请戏班的“头儿”已在盘中放好“红纸包”,跳毕,班头连盘端入后台,大家均分。然后正戏开始。戏终,有头披红纱而不蒙面的生旦从上下场门出来,向观众拜揖,送观众散场。
以上琐谈难免挂一漏万,并存在错误,望热心人士指正。(严志钧邹松寿)
姚剧,原名“余姚滩簧”,主要流行于浙江余姚、慈溪、上虞、绍兴各县市。1950年后定名为姚剧。
姚剧是在当地民间歌舞曲艺“马灯”、“旱船”、“采茶篮”、“崔冬冬”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在余姚一带,姚剧又被称作“灯戏”、“灯班”。
清乾隆年间,余姚的灯班开始从业余发展到专业,从生旦“对子戏”发展到“四花四旦”的“八勿折”,演出地域也从余姚本地扩大到杭嘉湖地区。民国初年,姚剧已进入上海演出。进入上海后的姚剧受苏滩、申曲、常锡滩簧等兄弟剧种的影响,演出剧目逐渐丰富,表演水平也有所提高。因用余姚地方方言演唱,故时称“余姚滩簧”。
姚剧剧目以反映农村现实生活为主,其题材尤以爱情婚姻为多。其剧目主要有传统小戏《王妈妈》、《卖花线》、《打窗楼》等七十二出,另有现代戏《半夜鸡叫》、《强盗与尼姑》等。
姚剧的表演朴实、风趣,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江南农村特色。特别是在演唱上,念白用余姚方言,通俗淳朴,表演粗犷,唱腔优美淳厚,节奏明快,往往一二句唱词顺口而歌,犹如鸟语,故在绍兴一带姚剧又称为“鹦鹉戏”、“鹦鹉班”。
姚剧的音乐主要有两类:一类为基本调,常用的有“平四”和“紧板”两种。另一类为小调,它们多为当地民歌及江南俗曲。
余姚姚剧团1985年创作演出的姚剧《强盗与尼姑》参加第二届浙江省戏剧节演出,获剧本、导演一等奖,优秀演出奖。1991年10月,为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和鲁迅诞辰110周年,文化部特邀该剧团晋京演出,誉为“小剧团演活了辛亥革命大题材”。在全国打响的《强盗与尼姑》,奠定了姚剧在戏曲史上的重要地位。
1991年,在扬州举行的全国戏曲现代观摩演出中,我省惟一入选剧目——大型现代喜剧《传孙楼》获优秀编剧等5项奖。余姚姚剧团被评为1991年度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单位。
进入新世纪后,姚剧又排出了像《女儿大了,桃花开了》等新戏,依然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