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民俗文昌帝君是谁起源和传说是什么皇宫里的算命先生叫什么秦始皇皇宫里算命的叫什么名字关于民俗文昌帝君的传说很多,由来起源也不太一样,有没有正确完整的答案?
中国的读书人,若要金榜题名,无不算命求文昌;拜文昌帝君、寻找文昌位、增加文昌、加强书房的布局以创造金榜题名好风水;带魁罡星之人,不得吃牛肉,以免影响文昌、事业及健康等等。中国人相信科举时代的中举是靠「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有学问的不一定能中举,所以认为读书是最后一个条件。
一、文昌神为谁?
文昌神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在唐朝及以前,凡读书人均拜孔夫子为文昌神。因为皇帝怕大家拜「至圣先师孔夫子」,学识丰富而批评朝廷,规定私人不可建「孔庙」,所以民间只好自己拜起了其它五位文昌神。包括:
1.张亚子。2.关公。3.魁星。4.朱衣人。5.仙公吕洞宾。
(一)文昌帝君:《明史》的《礼志》:「梓潼帝君,姓张,名亚子,居蜀七曲山,仕晋战殁,人为立庙祀之」。张亚子即蜀人张育,东晋宁康二年自称蜀王,起义抗击前秦符坚时战死,是个孝子,在晋朝做官,不幸战死,四川梓潼百姓为他立了一座庙,初被当作雷神祭祀,后成为梓潼地方的重要神明。传说唐安史之乱时,玄宗皇帝逃往四川,梓潼神在万里桥迎接玄宗,受封为左丞相,后僖宗因避内乱亦入蜀,封梓潼神为济顺王,而梓潼神亦帮助唐朝军队平息过叛乱。由于唐朝帝王的大力推崇,梓潼神的地位日升,从一个地方神而成为全国性的大神,后道教将文昌星和梓潼帝君同尊为主管功名利禄之神,所以二神逐渐合二为一,元仁宗并封梓潼神为「辅文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简称「文昌帝君」。一般「文武庙」中多由他和关帝合祀,而他有一匹坐骑,据说就是「禄马」。
(二)文衡帝君:即是关帝,他在阴功方面的报应是非常大刀阔斧的,尤其讨厌破坏伦常的事,如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等。
(三)魁星:「奎宿」是星官名称,又叫「天豕」、「封豕」,为廿八星宿之一,是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一宿,被古人附会为主管文运之神,也改为「魁星」。魁星的造型完全是根据「魁」的字形而来,「鬼之脚右转如踢北斗」,其典型的形象为一赤发蓝面之鬼立于鳌头之上,一脚向后翘起如大弯勾,一手捧斗,另一手执笔,意思是用笔点定科举中试人的名字,此即所谓「魁星点斗,独占鳌头」,被视为应试者获中之征。唐宋时,皇宫正殿的台阶正中石板上,雕有龙和鳌的图像,考中的进士要站在宫殿台阶下迎榜,而头一名状元按规定要站在鳌头那里,故称为「独占鳌头」。
(四)朱衣之神:至宋朝更有集理学大成之朱熹,因为科举考试时,对四书五经之解说,必以朱熹批注为正确,所以读书人更不得不尊朱熹为文昌神「朱文公」。朱衣之神与魁星是祀文昌帝君的祠庙中所必有的两个神,在科举的时代里称主试官为「朱衣使者」,于是也就有了主管科举的朱衣之神。
(五)孚佑帝君:原是道教之神吕洞宾,别号纯阳子或回道人。
文昌帝君的来历:文昌原是天上六星之总称,即文昌宫。一说在北斗魁前,一说在北斗之左。
六星各有星名,称上将、次将、贵相、司命、司中、司禄等。文昌封为帝君,并且又称梓潼帝君,
当是元仁宗时之事。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封梓潼神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
梓潼神与文昌神合为一神。《明史》的《礼志》称,「梓潼帝君,姓张,名亚子,居蜀七曲山,仕晋战殁,人为立庙祀之」。
张亚子即蜀人张育,东晋宁康二年(374年)自称蜀王,起义抗击前秦苻坚时战死。后人为纪念张育,
即于梓潼郡七曲山建祠,尊奉其为雷泽龙王。后张育祠与同山之梓潼神亚子祠合称,张育即传称张亚子。
唐玄宗入蜀时,途经七曲山,有感于张亚子英烈,遂追封其为左丞相,并重加祭祀。唐僖宗避乱入蜀时,
经七曲山又亲祀梓潼神,封张亚子为济顺王,并亲解佩剑献神。宋朝帝王多有敕封,如宋真宗封亚子为英显武烈王,
宋光宗时封为忠文仁武孝德圣烈王,宋理宗时封为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
敕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于是梓潼神张亚子遂被称为文昌帝君。
忠主孝亲:文昌帝君除有抗击战死、忠主救民之功绩外,《梓潼帝君化书》称,张亚子「生及冠,母病疽重,乃为吮之,
并于中夜自割股肉烹而供,母病遂愈。后值瘟疫流行,梦神授以《大洞仙经》并法箓,谓可治邪祛瘟,行之果验」。
因此,文昌帝君也是慈祥孝亲的楷模。成书于宋元时的《文昌帝君阴骘文》列举古代士人行善得福的事例,
说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的因果报应,劝人行善积德。
文章司命:《文昌帝君阴骘文》称,文昌帝君曾七十三次化生人间,世为士大夫,为官清廉,
从未酷民性烈,同秋霜白日之不可侵犯。「济人之难,救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
因此,天帝命文昌帝君掌天曹桂籍文昌之事。
凡世间之乡举里选,大比制科,服色禄秩,封赠奏予,乃至二府进退等等,都归文昌帝君管理。
奉祀:元明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规模化和制度化,对于文昌帝君的奉祀也逐渐普遍。
各地都建有文昌宫、文昌阁或文昌祠,其中以四川梓潼县七曲山的文昌宫规模最大。
一些乡间书院和私塾也都供奉文昌神像或神位,其间虽时有兴废,但因文章司命,
贵贱所系,所以一直奉祀不衰。旧时每年二月初三日为文昌帝君神诞之日,
官府和当地文人学士都要到供奉文昌帝君的庙宇奉祀,或吟诗作文,举行文昌会。
相士。一般精通卜筮、堪舆、命理、相术、占梦、择吉等。
指迷算命的历史相传始于战国时代的鬼谷子,想要算命的人,多会求助于某些对命理有钻研或是受人推崇者,以寻求替自己指点迷津,排忧解难。
种类
1、相术
相术是旧称观察人或地的形貌以预言吉凶的一种方术。是五术之一,所谓“相”一般言包括:印相、名相、人相、宅相、墓相等五种,是观察存在于现象界形象的一种占卜,主要从民族文化与哲学的角度对中国古代算命术进行探析。
2、占星术
占星术也称“星占学”。以观察和解释日、月、星辰的位置及其变化来预卜人世间事物的一种方术。曾流行于古代各国。占星术对古代天文学的发展有过一定的影响。
3、八字
八字也称八字算命或者生辰八字算命,是中国算命的一种算命方法。
4、测字
测字也称“拆字”、“相字”。一种迷信占卜法。拆开或合并汉字的偏旁点画,附会其意义,以推测吉凶。
5、占卜
占卜指古代用龟甲﹑蓍草等,后世用铜钱,牙牌等推断吉凶祸福占卜。
扩展资料
民间自古以来对算命的看法有三种:
1、唯物主义者,即唯物派,认为是迷信,只是图个心理安慰,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为第一性、精神为第二性,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2、唯心主义者,即唯心派,认为是具有准确性和科学性的,与唯物主义对立,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或意识为第一性,物质为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
3、中立者,认为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信则有,不信则无。
秦汉之时为太史令
其主要工作为:
一方面是对天的研究,包括了宇宙本原及其演化;
另一方面是天与地的相关性研究,以及天与人的相关性研究,天文与地理的对应;
天象观测记录、星占吉凶、宗教祭祀、通鬼神、预测国运、推算节气、历法编制、溯证颁布、传承教育等职能的综合机构。也掌管着灵台地理之势。
其他还包括时政编历之类的国政大事。
到了隋代,改称太史监
唐初称为太史局,武则天时称浑天监(浑天监察院)及浑仪监,天宝元年(742年)改称太史监,乾元元年(758)建置司天台;
五代沿用司天台这个称呼;
宋代称为司天监、天文院等,同时期辽称为司天监;金称司天台;
到了元代,改称太史院;
明朝称司天监,明朝后期尘埃落定,统称为钦天监;
清朝沿用了这一称呼。
现代,剥离了星占吉凶、宗教祭祀、通鬼神、预测国运等工作,只做天象观测记录、推算节气、历法编制等工作,叫天文台。